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信宿命避現實 《求神問卜》諷人心


 【記者馮琪茵台北報導】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學生王昱儒、許家禎、王宥婷、許喬彥、蔡依潔、汪祖諒及鄒享想13日起於空場Polymer藝廊舉辦「分心centrifuge」聯展,他們分別以平面繪畫、錄像電影及動畫詮釋分心。

 
 「分心是現代無法規避的精神狀態。」王宥婷說。他們以「分心」為主題,象徵身為獨立思考個體的藝術家與學院威權教育對抗的過程,不想只專注於固有課程而試圖發展不同的可能,同時也表達每位創作者在一個大框架下,選擇不同主題與媒材進行創作。

 王昱儒以作品《求神問卜》記錄他擲筊求神的過程,反諷台灣人承襲傳統宿命論,當遭遇困難或無解決方法時不正面回應,反把問題推給未知的神。「這次展覽,我可以不做作品嗎?」影片中藝術家擲筊向神明詢問如何渡過創作瓶頸,並以獲得解籤單作結。他利用求神過程建構一個「不用做作品的作品」,突顯求神過程的荒謬。

 他表示,分心是因為想要藉另一種方式去抵銷壓力。藝術家兒時常聽聞老一輩人「這就是命」的傳統宿命論主張,他舉例,騎車跌倒時,是先去收驚、上香求平安符,但並未探討跌倒的原因,只是把這個未知狀態推給另一個未知,用一個儀式性的過程去消解。王昱儒說:「外化問題的作法即是分心,你的心情會在那一瞬間得到某種補償,事情好像解決了。」

 作品《我收藏了一部份的你你收藏了一部份的我》中,許家禎將自己的日記做成紙牌,再到麻豆老戲院前去擺攤,攤名為「為人解惑」。她並用小型攝影機記錄與陌生人「分」享「心」情的過程,從中找尋自己與他人的共同感,諮詢者更橫跨9歲到70多歲。她說:「當他們相信的時候,共同感覺出現的瞬間,我好像被療癒了,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其實是我自己的狀態。」

 「我覺得分心對我來說是種解藥,可讓我融入別人,有種不再寂寞的感覺。」許家禎以類似算命、諮商的方式,探討人彼此需求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信仰、信任及陪伴等情感,表達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中不曾脫離的關係。

 觀眾吳馥君說:「藝術家剖開自己,讓我能從作品中了解她如何觀看自己的內心狀態,因此這件作品感覺與人比較貼近。」觀眾尹子潔則表示,每件作品都有獨立的空間,體現「分心」的概念,與其他畢展總是每件作品緊鄰在一起不同,很有創意。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