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化腐朽為能源 台灣「升值」能不能?專題一】化腐朽為能源 台灣「升值」能不能?

 

 【記者曾鈺婷、陳育綾、李佳曄、姜喆懷、梁育寧專題報導】4月27日反核大遊行,體現出核安議題爭議不斷,也突顯綠色能源的重要性。為了培養台灣的生質能人才,許多大學積極開設課程,並配合完善設備。但台灣面積小,生質材料的來源不如大國多,真的適合發展生質能嗎?而培育的大學人才又該何去何從?

 隨著台灣人口數持續上升,能源供給的問題逐漸浮出檯面。目前,台灣最重要的發電方式為火力發電,根據民國102年台灣電力公司統計火力發電比例高達76.3%,雖然帶給台灣產業、民生許多方便,卻也造成嚴重空氣、噪音汙染。而發電比重第二的核能則佔18.8%,但核安問題至今仍沒有解套。因此,近年來再生能源越來越受重視,學界和業界都對這個新興能源有很大期望。而再生能源中,目前生質能發電比例僅次水力發電,達31.70%,其低汙染、可再生利用的優點極具發展潛力。

 但生質能在台灣的發展屢遭質疑,有學者認為台灣地狹人稠,糧食作物極為珍貴,若發展生質能恐與民爭糧。另有學者認為發展阻礙的根本原因是成本問題,生質能本身技術並不困難,但成本和轉換效率不合比例,且政府無相關補助辦法,發展生質能不符經濟效益。以上原因也造成目前國內業者不願投資生質能相關技術,使生質能發展停滯。

 面對反對聲浪,也有學者認為台灣雖不適合利用經濟作物為生質原料,但能以廢棄能源、海藻做為生質作物,深具發展潛力。據《科學發展》第448期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潘崇良發表〈利用藻類生產生質能源〉指出,每公噸乾燥海藻可產生320公升乙醇,因此每年每公頃海洋面積可生產16000公升生質乙醇,而美國常見的生質作物玉米,每年每公頃土地只能生產3000公升,由此推論,廢棄能源、海藻等生質作物的產能比傳統玉米更高。

 潘崇良認為台灣地區的生物資源與淡水資源有限,應向四周寬廣的海洋發展多種生質能源,若能即早省思資源的短缺,便能解決現今沒有足夠生質能源產量的問題。

 許多學者認為廢棄能源、海藻、芒草等新興生質作物的發展具有潛力。因此,如何培養生質能相關人才,讓生質能有更大的發展是一大課題。


下一篇:【化腐朽為能源 台灣「升值」能不能?專題二】產學合作助研發
第三篇:【化腐朽為能源 台灣「升值」能不能?專題三】政策不全阻發展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