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說集會」在傅園演出,透過肢體意象的呈現方式,表現出傅斯年追求自由的精神。
圖╱呂繼凱提供
【記者林維德台北報導】「小鳥說集會」劇團8日於台灣大學演出《蠒》(音ㄐㄧㄢˇ),戲中透過肢體意象的呈現,去除文字框架,吐露社會體制的壓迫與人民的反動。劇團選擇在傅園演出,以紀念前台大校長傅斯年追求自由的精神。
台大傅園在日治時期原是熱帶植物園,後來為了紀念傅斯年而將之安葬於此,傅園建築採用希臘帕德森神廟的建築,與熱帶的植物相互交錯。導演、台大戲劇系學生白鎮豪認為,這樣的衝突,有著突如其來的謬思,冥冥中呼應傅斯年對自由的抗爭。
環境劇場允許觀眾在現場弦樂隊的伴奏下,隨著演員在開放空間走動,讓觀眾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視角。劇中演員在開放空間各處表演,透過多焦點式的劇場設定,表達體制內外的各種問題與摩擦。如園中一處,男生緊抓著女生的手來回逼迫女生梳頭髮,最後女方受不了而尖叫離開。又有一幕是四位演員圍著圓形水池,手拿著麻繩將人纏繞在水池中央,藉著「做繭」象徵社會體制給人的壓迫。
導演也運用許多元素影射各種抗爭與暴力。透過白色布條與人偶投射人民的反抗,他表示,這樣安排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一方面遊行雖然是帶著群眾前進,另一方面,觀眾同時也是半強迫地跟著演員走,說明群體意識影響群眾思考的方向。「紅色」則代表暴力,像是安排演員吃紅色的果子表示人類正享用暴力的果實。
「每個觀眾都將對戲有不同的詮釋以及體悟,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蠒》全戲沒有台詞,只有單純的弦樂伴奏與人聲喊唱。劇團希望去除語言與文字,因為劇本台詞有著強勢的劇作家觀點,會造成觀眾對戲有先入為主的答案,弱化觀眾對自己生命的醒悟。這次表演將詮釋權還給觀眾,讓觀眾有反求諸己的機會,探索自己的潛意識,純就視覺與聽覺的接收去衝擊內心的想法。
《蠒》演出後獲得許多正面迴饋,每位觀眾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這齣戲呈現方式很特別。」觀眾張晉明覺得《蠒》重意象、無口語的表演形式很新鮮。「我最有印象的是女生被迫服從餵食那段。」觀眾吳栩台對其中一幕,女生眼睛覆蓋著紅布並被強行餵食的畫面,有著深刻感觸。戲中一幕出現演員倒下,掙扎地拿出一朵花的畫面。「我覺得那朵花就好像最真實的自己。」觀眾張嘉筠說出自己對畫面的解釋。
「我所要傳達的訊息並沒有一定要服膺於我在創作時自身的設定。」導演解釋。他提到,這次的戲沒有文本,而是一片一片地把心中的畫面串接起來,試圖勾出觀眾的潛意識,呼應觀眾的生活經驗。但沒想到,自己再看一次戲後發現,其實這齣戲演的正是自己的潛意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