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迷幻手法現核災 「零地點」反思文明代價

「椅子」為整齣劇重要的輔助工具。核電廠爆炸過後,四周煙霧瀰漫,演員隨音樂強弱痛苦地掙扎、倒地。一片殘夷的景象。圖《零地點GroundZero》提供
 【記者曾莛庭高雄報導】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於10日至12日在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演出畢業製作《零地點GroundZero》。改編自台灣作家伊格言的同名小說,結合肢體、戲劇、音樂等多項媒材,呈現核爆後的台灣社會。


 伊格言的同名小說《零地點GroundZero》,描述民國104年工程師林群浩在核四商轉前夕,收到一封神秘的空白簡訊,而後核四廠輻射外洩,他從此失去相關記憶。106年,北台灣已成荒城,失憶的林群浩受到嚴密監視,他在治療中拼湊記憶片段,逐步推敲出真相,發現率領敢死隊前進北台灣的前署長賀陳端方,竟懷有巨大且冷酷的政治權謀,原來一切都是為了愈來愈白熱化的總統選舉。 

 迷幻的電子音樂迴盪在劇場,演員坐在椅子上進行著日常的裝扮。音樂的節奏猛然變調,宣示氣氛不再平靜,煙霧緩緩瀰漫在劇場內,演員的身體隨著激烈的重拍痛苦地掙扎、起身再倒地,配上合成音效營造的窒息與緊張感,如身歷其境在災難中。以核電廠爆炸的場景開場,結合電子樂製作環境音樂、具有張力的肢體和戲劇,巧妙安排現實、夢境、過去、未來的情節,將觀眾捲入導演創造的想像空間。

 原著小說中以諷刺表達對於政府、社會的批判,導演也在劇中加入新的元素,安排兩位立委在政論節目中,以「核四爆炸的責任」為題唇舌激戰。劇中,兩側各有三位戴著面具的偶人,在立委開口說話時敲打著樂器。導演林羣翊表示,偶人將政客內心的扭曲形象化,「唱的比說的好聽」。

 主創者、導演林羣翊表示,將文字具體化是新的挑戰,一切都從文本開始,再思考如何搭配聲音和舞蹈。音樂設計鄭兆恩強調,每一個聲音和編曲都具意義。例如在序曲時,利用聲音的起落加劇音樂的戲劇性,要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下,用音樂讓人們感知輻射的威脅性,「要在文字裡找到音樂性」是重要的課題。

 鄭兆恩表示,這齣劇的核心概念是「站在零點看見自己」,意指在最歸零的地方,檢視自己身處在的社會。核電是人類文明所產出的災難,人們以為自己能駕馭,但無人能負起責任。他說:「我們想用藝術、自己擅長的方式,讓這件事情被看見。」

 觀眾、樹德科大表藝系學生王欣茹表示,這齣戲的呈現手法很前衛,處處充滿新的嘗試。而她看過原著,覺得導演將書中第三者的視角處理得很好。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