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赴津臨摹敦煌壁畫 台生探索繪畫新「絲路」

學生將壁畫底稿墊於麻紙之下,然後用淡墨勾線。圖╱台藝大書畫系提供
 【記者楊思敏台北報導】由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系主任林錦濤帶領28位師生,6月底前往中國天津美術學院臨摹敦煌石窟壁畫及研究礦物顏料,認識絲路文化及佛教繪畫,並於本月12日舉辦成果展。


 林錦濤去年拜訪天津美院時得知此壁畫課程,認為是台灣學生接觸新繪畫領域的機會。因此,他與天津美院中國畫系教授趙栗暉交涉,促成此次海外課程。趙栗暉為國家二級美術師,更是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員。他曾在石窟中花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進行壁畫複製工程,並發行多本有關壁畫的書籍。學生跟著趙栗暉從頭學起,包括紙張的基礎處理、揉製土質顏料、調製膠礬水、畫稿勾線、用礦物顏料上色等。

 由於石窟洞穴的壁畫規模大,因此節選敦煌中唐第112窟的〈觀經變相〉部份作為學生臨摹的摹本。畫面中有許多跳舞及吹奏樂器的人物,稱之為〈反彈琵琶圖〉。畫中人們分坐兩旁,右邊的演奏者負責弦樂器如琵琶、豎琴,而左方的人負責打擊和管樂器如橫笛、鼓。特別的是,畫中彈奏琵琶的方式和一般抱在懷中不同,而是手臂向後彎曲,琵琶在身後的方式。

 在展覽作品中有一幅風格和眾人不同的畫作,為台藝大書畫所學生趙祐瑋的〈反彈琵琶圖〉。畫中將琵琶反過來彈奏的女子,和一般佛教繪畫中的人物形象不同,而是以漫畫的手法呈現。畫中的女子有大大的眼睛和長長的睫毛,顯得特別可愛。趙祐瑋說:「台灣的學生比較有創意,而中國學生的創作會受到侷限。」他也表示,除了當地學生思想較傳統,不如台灣開放,作品也講求和原作的相似度,作畫前還須將稿件交由老師審核。

 學生使用的媒材十分特別,是利用趙栗暉從敦煌帶回的澄板土塊,提煉礦物顏料,加入具附著力的膠後,製成繪製壁畫的媒材。最後,運用土質顏料打底營造土牆的感覺,再混入雲母、蛤粉等材料,完成作品的上色。林錦濤認為,除了學習壁畫技巧外,讓學生接觸不同媒材也很重要。趙祐瑋也提到,平時的課程都無法接觸壁畫領域,這次到天津美院學習新的技巧,開拓在繪畫上的視野。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