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反對「外貌協會」 金釵選拔遭質疑三】跳脫外表限制 強調服務態度

 【副刊記者/邱學慈 蔡昀知 吳依宣】針對金釵遴選外貌標準爭議,楊婉瑩說:「應拿掉刻板印象與標籤化,聚焦在服務的價值。」她認為,可在金釵遴選的評審中加入性別平等委員,以專業角度,打破以外貌作為標準的框架。

 其實金釵的工作不只有在典禮當天接待外賓,北大親善大使負責人林裕山表示,從國慶典禮的場地布置,至典禮當天的端茶送水、發送文宣品等,都由金釵、金帥一手包辦。「我常形容這是一天公主一天小妹。」他表示,因此北大禮賓人員以服務他人為期許、態度為重,不會有外貌限制。

 國慶禮賓人員指導老師邱詩瑜表示,禮賓人員篩選如同到企業應徵,外貌與語言能力不是制式的標準,但其會是篩選優秀人才參考條件。她認為,禮賓人員的篩選標準應包括儀態大方、溫和有禮及應答得體等,看似抽象的標準卻是透過一連串專業訓練的成果,包括口說技巧、媒體應對、外語接待等。

 在國慶大典前,禮賓人員需要接受美姿美儀課程,要貼牆站保持儀態、螳螂走路培養肌耐力,有時還會咬著冰棒棍訓練標準笑容。參與今年國慶典禮北大法律系學生楊昀表示,作為禮賓人員外貌固然重要,但背後的扎實訓練更值得被關注。

 他認為,無論篩選的標準為何,透過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合作、互相激盪想法能夠涵養自我深度,且在專業訓練的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儀態和危機處理,提高了對自己的信心,對於未來職業生涯也頗有裨益。

 「每一位親善大使就像是一顆禮儀種子。」 根據經驗觀察,邱詩瑜坦言,接待服務其實才是校園親善大使的附加價值。她表示,由於親善大使的培訓內容,正是現今大學生較缺乏,經訓練的親善大使,將其氣質與儀態潛移默化至朋友圈,便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禮儀教育涵養。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