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藝臻、王少筠、許芷翎專題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民國102年夜市攤販調查數據,20至24歲的失業率為13.76%,失業率攀升,謀職不易。反觀夜市擺攤規模小,3至5個月就能上手,且技術門檻低,成為年輕人想自己創業當老闆的首選。
右手戴寶藍色水晶鍊,脖子上還掛著銀飾品,開朗熱情的笑容,讓不少婆婆媽媽都招架不住,圍著有「政大水晶男」稱號的鄭司偉挑選水晶飾品。
大學曾擺過攤的鄭司偉,從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畢業後即投入金融業,即便薪水可觀,但他工作卻不快樂。30歲時他決定休息充電,和家人朋友到處旅行,也因為到泰國遊玩時,買了4萬多元(新台幣,下同)的銀飾,分送朋友後還剩很多,於是決定重操舊業。
現在一週有六天在傳統市場擺攤,並經營臉書粉絲團和朋友分享,鄭司偉表示,擺攤時常遇到許多故事,去年一位年約65歲的老奶奶在攤位前問:「有純銀的戒指嗎?」他有點好奇,一問之下才得知奶奶和未婚夫20多年前都喪偶,但因為當時她的女兒還小,直到現在要結婚了,才來買戒指送給未婚夫。
他鼓勵奶奶:「人生是你的,找到幸福最重要。」最後奶奶帶走兩個戒指嫁到美國,這段插曲讓鄭司偉感動至今。
憶及擺攤,鄭司偉說:「與其是對薪水的不確定,不如說擺攤得不到心理上對自己的尊重,當時很掙扎要不要買下擺攤皮箱。」但擺攤一個月後,鄭司偉發現擺攤既能賺錢又能獲得生活自由,讓他能實現當背包客的理想,也滿足他對工作的想像。
另一位也在大學時期創業當老闆的黃若甯,原就讀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在大三休學後於台中一中街開設服飾小店。黃若甯毅然決然投身擺攤行列,縱使開店前與重視學歷的父母決裂冷戰,也想繼續堅持理想。一週三天往返台北市五分埔親自挑貨,她說:「沒有休假、沒有家庭的支持很難熬,但我還是得到無與倫比的真正快樂。」
黃若甯每月都設定一個業績目標,一天5000元,一個月通常能淨賺6萬元左右。每天獲得的成就感也是黃若甯前進的最佳動力。
飲食小吃對於夜市入門者相對容易,目前仍就讀政大廣告系的陳璽仁,選擇烤糯米丸子作為第一次的創業商品,去年12月在景美夜市開張,促銷活動第一天就賣出200串。
陳璽仁認為,夜市擺攤經驗可以增加工作資歷,也可以學習很多社會技能。未來也想繼續創業,畢竟現在台灣的工作待遇不如預期,大企業應徵1000人只錄取一人,還不如自己當老闆。
下一篇:【破刻板印象 學生擺攤非低就專題二】夜市人生 考驗重重
第三篇:【破刻板印象 學生擺攤非低就專題三】職業無貴賤 擺攤開創新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