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淳透過油彩層疊與砂紙消磨,將沉痛的經歷轉化成自省與前進的動力,創作〈漂浮動物24〉。圖/廖庭儀攝 |
【記者廖庭儀台北報導】「創傷是我最初的起點。」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所學生楊善淳,17日起於天母日光大道藝術空間展出「第三類猩猩──動物漂流」個展。藝術家以多層次油畫與動物雕塑,述說生命中無法迴避的失落。
楊善淳的作品皆以猩猩自喻,其靈感來自大學肄業那年,獨自開車晃入一座荒涼園地時,意外看見的動物雕像。他表示,當下察覺人猿塑像和他容貌相似,且那空洞、被塵封在舊時代的狀態,更反映他當時對未來的茫然。
楊善淳在作品〈漂浮動物24〉中描繪一隻佈滿傷疤的猩猩,脖子被一葉小舟圈住,船艙載滿牠的淚水,舟外卻乾涸使船隻無法前行。他以滯留的船隻,象徵自己深陷痛苦而無法抽離,只能盲目原地打轉的狀態。
作品〈漂浮動物──Gifts〉與〈漂浮動物──Baggage〉中,創作家以複合顏料勾勒拉長版的長頸鹿與斑馬,將其如帽子般戴在猩猩頭上。楊善淳發現,斑馬與長頸鹿看似高姿態卻膽小敏捷,與前女友高傲、不輕易示弱的個性不謀而合,他說:「人們喜愛的事物經常投射自己內心潛藏的性格。」
傷痛是楊善淳的創作來源,他在兵役後遭逢人生劇變,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論及婚嫁的女友也離他而去,他說:「那時的我每天都像人格分裂。」藝術家藉層疊的油彩釋放糾結情緒,透過創作過程內化自己的憂傷。雕塑作品則鼓勵自己從傷痛走出,無底座的設計寄寓「飄流到哪都可以扎根」的期許。
觀眾葉青源表示,展場不同於一般藝廊,結合咖啡廳的設計,讓觀者享用餐點時能以不同角度與畫作產生對話。她表示,每件作品讓她感受異常強烈的情緒,「不因重疊再製的創作過程而消磨創作家原有的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