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善用臉書 避免勾勾纏1】渴求回饋 尋歸屬

民國99年的「數位生活型態大調查」中指出,除了學業、社團、愛情、打工外,玩臉書也成大學生必修課題。臉書已深入大學生日常生活,成為人際互動的平台。

 「大學生數位生活型態大調查」顯示,台灣的大學生約八成有使用臉書的習慣,近六成承認臉書令人沉溺。近年,智慧型手機普及,讓大學生隨時都能上臉書,使其與大學生更密不可分。

 相較於BBS(電子佈告欄系統)的匿名性,臉書使用者更能直接感受自身的影響力。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王淑美說 ,臉書上的觀眾多由生活中曾有互動的人所組成,比起投稿到報社,在臉書上發文或分享資訊,能得到朋友的回應,讓使用者更能體會到自身發揮的影響力。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100年受邀雅虎入口網站訪問時直言,「成功的人不看臉書」,認為花時間瀏覽社交網站是不幸且浪費時間的事。近年許多人也批評「大學生離不開臉書」,王淑美對此回應,大學生使用並非只為娛樂功能。

 王淑美說,當所有人都以臉書作為溝通平台時,不使用臉書就像沒手機,很難聯絡朋友,因此,使用臉書也是大學生重要社交途徑之一。「愛與歸屬感是人根本的需求。」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詹昭能說,臉書滿足人性渴望被朋友圍繞的心理,使用者能分享生活經驗,並得知朋友的近況,有助於開啟話題,融入人際圈。

 回顧沒有臉書的年代,大學生時時刻刻都與朋友分享資訊、交流近況的迫切渴望不如現今明顯。詹昭能認為,臉書的出現讓人們尋求朋友肯定的現象更加明顯,從大量且快速的回饋中得到滿足感。世新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兼任講師邱慧仙曾聽說學生在發文後發現很少人按讚,會為了得到較多回應而把動態刪掉,改在較多朋友上線的時間再發一次同樣的內容。

 另外,臉書自99年新增社團功能,分享資訊的即時性提供更便利的交流平台,成為課業交流的重要管道。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學生宋修嫺表示,用臉書討論報告很方便,有新想法時,隨時可以發表在社團中與大家分享。中央大學英美語文系學生黃書欣也認為,臉書社團新增的「幾人已看過」功能便於宣布事情時,確認大家是否都已收到訊息,會比較安心。

下一篇:【善用臉書 避免勾勾纏2】回歸現實 不要臉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