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原民傳統漸消逝 青年踏上尋根路二】溯源陷世代拉扯 盼重拾自身文化

不同族群的原住民青年也會互相合作、交流,產生情感連結,一起踏上尋根路。圖/曾筠涵攝

 近年來原青意識到失根危機,開始回首自身文化,扮演尋根關鍵角色。但在尋根時,不論語言、家庭或部落內部凝聚力等方面,難免遭遇困難與挫折。

 現代原青多居住都市,並無適合環境練習母語。因此,多數人因為「怕說錯」而「不敢說」,導致母語不易復興。

 除了語言,過往社會對於原民的偏見與歧視也是尋根的阻礙之一。政大搭蘆灣社社長、廣播電視系學生Siko Paylang(漢名林詩函)表示,上一輩在受壓迫的環境下長大,「很多的父母輩以前不承認原民身份,甚至到現在都還很敏感或排斥。」也因過去社會對原民冠以刻板印象,導致部分父母不贊同孩子投身尋根。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學生余奕德也提到,他成長於傳統閩南家庭,直到大學時才得知自己是平埔族,開始在網路、書本與文獻中蒐集原民資料,並積極參與原民活動。但他卻未得到家人支持,甚至被媽媽嘲諷:「你是這麼想當原住民喔,整天跟他們混一起。」而家中其他長輩也對於平埔族身分避而不談。面對將原民文化置身事外而不諒解自己的家人,余奕德常夾在自我認同的拉扯間,感到矛盾與挫折。

 此外,也有多數原青對自身文化的認知及向心力不足。Salayban撒來伴原住民社團副社長、實踐服裝設計系學生Ali Takisvilainan(漢名邱珮珮)表示,她在探訪舊部落時發現,除了講師外,同行學員只有她是部落族人。她也曾邀部落弟弟妹妹一起拜訪耆老、蒐集文史資料,並學習布農傳統技藝及歌謠,但最後卻因時間因素無法成行。

 但Ali Takisvilainan指出,重拾文化是原青迫切的任務,她雖能體諒父母過去所承受的壓力,但她認為這並非原青不熟悉自身文化的藉口。因此,她持續尋求解套並身體力行尋根精神,「現在以影響弟弟妹妹替部落努力為目標,而讓父母那代相信『已經是可以重拾文化的時候了』則是理想。」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