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社論】讚前明辨是非 青年發揮影響力

 日前臉書出現多則隨機擄童影片及敘述,使家長紛紛提高警覺。然而,經警方調查發現並無所謂「隨機擄童」案件發生,反映在網路訊息大量、快速流通狀況下,對來源不明之訊息查證重要與困難。

 臉書除了是平台,也兼具「守望台」功能,各式議題透過臉書被大量轉貼、補充,喚醒大眾注意。議題透過轉發,可匯集多元意見。例如想獲知核電議題,只要連上臉書,使用者可輕鬆近用核電相關資訊。另外,我們還能透過轉貼、按讚等,擴大資訊傳佈範圍,同時表達自己立場,增加訊息影響力。

 簡便容易上手的臉書供使用者發聲管道,似乎讓「媒體近用權」得以落實。然而,用臉書製造與傳散訊息時,是否確認過資訊的正確性,避免發出錯誤訊息引導他人,或造成「三人成虎」的局面,引發大眾恐慌。

 對於臉書深入生活的大學生而言,應明辨訊息意義,進而創造具行動力的資訊,發揮青年學子應有之影響力。如「傳播學生鬥陣」製作「反媒體壟斷懶人包」,讓大家清楚媒體併購可能造成的影響;台南藝術大學學生製作動畫並以台語配音,以簡明、有趣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核四廠的興建過程,不但成功吸引網友目光,更有效號召群眾加入。透過臉書了解資訊並在臉書「按讚」,可以是大學生關心社會的第一步,但不應是最後一步。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