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將「八家將故事」結合社區藝陣文化,推出作品《藝陣啟示錄》。 圖/蕭郁蓉攝 |
五位戴白色面具、穿著紅褲黑衣的演員揮舞大旗,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時的暴風雨。六位八家將神情肅穆,踏著穩重步伐,與迎面而來的風浪正面對峙。他們充滿力道的抬腿、踏步、轉身,氣勢逼退風浪。
劇情藉由一對結拜兄弟來台發展的故事,鋪陳八家將在台的歷史流變。兩兄弟清代時渡海來台,因有八家將的信仰,得以落地生根。家族第二代身處日治時期,日本人毀壞神像,迫害八家將。民國初年,陣頭文化衰退,第三代以當時興盛的歌舞團為生。第四代年輕人融合現代舞蹈與八家將,繼續傳承藝陣文化。
戲劇打破只有男性能跳八家將的成規,第四代的年輕女生開蓮也學習八家將。她身披紅披風,手執橘色令旗,與八家將一同輕快蹲跳、擺動肩膀。他們貼進觀眾席,排成一橫排,齊聲喊:「喝!」;接著六位表演者退後呈一直排,呈前蹲踞、後站立的陣形,舞動手臂,展現藝陣的力道與活力。飾演開蓮的演員林佳樺表示:「沒想到八家將可以改編成這樣,有點意想不到。」
編劇兼導演、南大戲劇創作與應用系系主任王婉容表示,她想透過這齣戲,看八家將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台南是八家將的起源地,為了做戲,她花約一年時間做田野調查、訪談、寫劇本,劇中八家將抗日等情節皆有史實根據。
「家將文化生猛有力,但也非常溫柔。」王婉容說明,此次演出特別邀請台南吉興堂林清徹等五位老師指導八家將,劇中八家將行頭皆由老師免費出借,他們課後還常探望劇組排練。
在八家將中飾演「刑具爺」的高振聲說,因為「刑具擔」非常重,首次練習時「汗水直流,肩膀又腫又痛」。挑擔之餘,還得兼顧腳步踩踏是否正確,腳抽筋了好幾天。經過多次練習,才慢慢習慣。
演員劉彥琦表示,從前她對八家將很反感,總認為陣頭多與黑道幫派有關,但排戲過程中,「在老師身上看到熱情與義氣,我們缺什麼、少什麼,他們總細心幫我們備妥。」演員黃鼎益則說,他從老師身上學到八家將的傳承精神,「老師一上妝,神情就不一樣,連練習都不馬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