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沒興趣也要修 通識課綁架學生專題三】納學生意見 重視適性發展

 
通識課程授課老師在講台上課,台下的學生幾乎都低著頭做自己的事、自顧自地聊天。 圖/侯悠慧攝
針對成效不佳的通識課,清大將成立通識課相關委員會,讓通識教育與各學院擁有平等溝通地位,也會採納學生意見設計課程,目前會從核心通識開始改善。

 台大在選課系統中標示「績優課程」、政大的「教師評鑑系統」皆為學生選課指標。台灣師範大學每學期都會召開通識課程委員會,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行政人員林敬倫認為,制度會隨時代不同而有所改變,未來也可能依照學生要求逐漸降低限制。

 各大學也相繼推出更貼近生活、內容豐富且創新的通識課程。台大推出的「翻轉教室」上課制度,讓學生在家看完課程影片後,到學校必須與同學討論課程內容、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台大教務長兼共同教育中心主任莊榮輝表示,藉由同儕間的討論造成學生自學的壓力,以減少怠惰情形。

 中國文化大學也創設「創意與創新」課程。課程教授林詠凱是多項國際發明比賽金牌得主,教導學生如何將生活中的點子變成實際的發明。用逆向思考、多元閱讀來培養創造力。林詠凱認為,學校開設課程應符合比例原則,理論、應用及有趣的課程比例應相當,且不應限制學生每個領域選擇多少學分,只要嘗試過並找出興趣所在即可。

 校方開設課程時,以學生角度為出發點思考,降低選課限制並尊重學生適性發展的權利,通識課程對學生來說可以不再只是營養學分,從中吸收各領域養分才能均衡發展,達到通識教育真正的目的。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