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紅麴調節血糖 可望改善糖尿病

科學家以洋菜作為基質,培養紅麴菌生長,其發酵產物有利人體健康。圖/潘子明提供
 【記者柯皓翔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領導的團隊於12月《食品與功能(Food&Function)》雜誌刊登新研究,指出紅麴發酵產物中的黃色素「monascin」能調節血糖,可望改善第二型糖尿病。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數不斷攀升,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預測,西元2030年全球將有5.52億人罹患糖尿病。

 團隊以糖尿病老鼠進行實驗,八週後,食用紅麴山藥的老鼠血糖顯著降低,效果趨近於糖尿病藥物;另外,胰島中的β細胞也漸恢復,能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他們自紅麴發酵產物中萃取34種化合物,其中黃色素「monascin」有效減緩糖化產物的發炎反應,並促進老鼠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吸收血液中葡萄糖,有望治療第二型糖尿病。

 過去科學家已證實,紅麴發酵產物能降低血脂、改善阿茲海默症及減肥,此次研究更確認紅麴對血糖的調節功效,可望同時改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一大福音。

 有民眾擔心,紅麴食品中的「橘黴素(critinin)」會傷害肝、腎;「紅麴健康食品規格標準」也明定,產品所含橘黴素濃度須低於百萬分之二(2ppm)。潘子明表示,團隊將發酵產物單獨分離為化合物,排除此風險。

 紅麴食品是以稻米、山藥等穀物為基質,經紅麴菌發酵而成的產品,傳統上作為天然食用色素及防腐劑。科學家近年發現,紅麴菌發酵後,產物可血壓、血脂,因此掀起保健食品熱潮。

 不過潘子明補充,只吃一般紅麴食品如紅麴餅乾,並無太大功用,因為活性物質可能經高溫被破壞;他建議,服用紅麴膠囊最能達到保健效果。他撰寫的《發現紅麴新價值》也提及,「紅糟」屬厭氧發酵之調味品,較不易產生功效產物,不等於紅麴。

 潘子明提醒,吃過多此類保健食品並無益處,每日適量攝取即達一定效用。另外「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不同,後者依「健康食品管理法」須經功效評估,民眾選購時應注意包裝是否誇大不實。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