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塊是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凝固,產生的塊狀物。它能減少傷口暴露的時間,幫助癒合。此研究發現,它還能吸收細菌分泌的毒素,大幅降低引發敗血症的機率。
在美國,每年有將近30萬人遭受「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引發「感染性休克」(敗血性休克)。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分泌的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 LPS)會刺激人體內免疫系統,引發急性發炎。即使現代人使用很多抗生素,死亡率仍高達三成至五成。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孫幸筠表示,台灣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大腸桿菌、沙門桿菌等,基本上可用抗生素消滅,然而造成人體傷害的通常非細菌本身,而是因刺激引發的發炎反應,有時甚至必須開刀治療。根據衛生署94年度台灣主要死亡原因統計,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為第12大死因,死亡人數為1,105人,佔總死亡人數的0.8%
阿姆斯壯表示,他選擇鱟魚作實驗對象,並運用過去發明的「螢光顯微鏡」,顯示被螢光染色的LPS暴露在鱟魚的血凝塊中的反應。結果發現,LPS緊緊附著在血凝塊纖維上,尤其是結合在蛋白大分子上,即便運用化學處理也無法將兩者分開,因此降低LPS進入生物體內的含量,減緩敗血症發生。
阿姆斯壯坦言:「目前研究仍處於非常基礎的水平,但在細菌研究無疑是個重大的里程碑。」他表示,此研究的實際應用,例如研發降低因細菌毒素致死的藥物,必須還再進一步探討。他也指出,有些細菌會同時分泌好幾種不同的毒素,未來他也會將逐一確定血凝塊使否能捕捉其他的毒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