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力即國力」一直為行政院體育署作業目標,但近年台灣體育發展令人失望。不僅索契冬奧(Sochi 2014 Winter Olympics)成績不理想,原訂西元2012年完成的國家射擊訓練基地至今未完工;日前更有媒體報導宏仁國中拔河隊因補助經費不足,只能參加一項全國賽事,因而缺席全國拔河錦標賽。宏仁國中培育出許多優異國手,未能參賽令人惋惜。
發展體育必先打造完善運動環境,但政府對體育補助集中可能奪牌項目,地方補助也多以當地強項為主,未能妥善照顧各路選手。資源集中少數人,學生選手只能縮減訓練支出。即使在台表現傑出,在資源貧乏的環境下,也難在世界級賽事中與國外好手競爭。且國際級賽會參賽支出高,但政府僅補助部分經費。學生選手無力負擔,出賽經驗少自然難在國際賽場爭取好成績。
雖台灣近年來開始投入學生選手培育,但仍不夠全面。除資金分配不均,也缺乏長期計畫,僅在大型比賽將至時才將選手集中訓練。政府應從平時訓練開始關注,並對發展困難項目及清寒學生設立特別補助款項,免除選手的經濟問題。
2013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降編為教育部體育署,寄望直接照顧在學選手。政府除改善訓練環境外,也應擬定長遠培訓計畫,使選手為國爭光時無後顧之憂,別再讓經濟問題斷送年輕選手的運動生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