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晶片算景深 拍後可調焦

台大與清大改良光場相機,25顆小鏡頭紀錄不同角度光線,後製可自由調焦,照片拍糊都能救回。圖╱廖庭儀攝

 【記者廖庭儀新竹報導】擔心照片拍糊救不回來嗎?光場相機讓你拍完重新對焦!台灣大學與清華大學聯手研發「光場相機晶片」,改造傳統相機結構成為光場相機,並結合晶片設計,可記錄拍照現場不同角度光線,拍攝後能自由調整焦距,省去對焦對不準的麻煩,留下一幅幅清晰回憶。

 一般相機只用單一鏡頭接收光束,按下快門瞬間即決定焦距,無法修改。清大電機工程系助理教授黃朝宗與台大團隊研發的光場相機,透過25個顯微鏡頭陣列,每個小鏡頭後方各別搭配影像感測器,同時記錄25種角度接收到的光線數值。晶片依光線值計算相片中每項物件的深度,後製時能任意修改焦點、景深,還原清晰影像。

 國外市售光場相機內含一般相機大鏡頭,後方排列多組小鏡頭,並只設置一片影像感測器,相機規模大且成像畫素低。黃朝宗表示,團隊研發的光場相機,因小鏡頭分別對應不同感測器,影像解析度佳。此外,大鏡頭的透光度要求較高,必須使用高成本的玻璃製作,取消大鏡頭後即可全部改為塑膠製小鏡頭,降低成本。

 市售光場相機用電腦軟體分析圖像,團隊研發的晶片處理器能更快算出景深。但台大電子工程所學生陳泓輝表示,晶片每秒30張傳輸高解析度影像,傳輸量大導致電池耗電大。最後團隊算出較可解決耗電問題的五視角光場,先選定相片中一物件,解析以物件為中心十字排列的五顆小鏡頭光源,快速算出景像深度圖。不僅能重新對焦、利於場景去背,黃朝宗說:「還能辨識物體距離和人臉偵測等多項應用。」

 國外光場相機研究已達十年,改變鏡頭焦段技術不斷更新,台灣缺乏資源,發展相對緩慢。但台灣晶片技術領先全球,已引起美國矽谷高度關注。

 不使用傳統大鏡頭能縮小相機規模,可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輕薄裝置。黃朝宗說:「我們的研發想證明這麼薄的外殼也能製成光場相機。」目標為未來兩年能研發出高效能晶片處理器,加速計算、新增錄影等功能,改善目前僅有照相功能的缺點。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