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不與主流為伍 學生推動媒體小革命二】經費困窘人難留 自主辦報困難多

 【副刊記者/林建儒 羅令婕 王湘婷】年輕世代熟悉網路,學生媒體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提倡用多元觀點改進社會。然而,成員流動頻繁、資金來源匱乏,如何長久經營是一大挑戰。現今資訊龐雜,學生致力發展自我特色,以增加新聞能見度,推動媒體小革命。

 大學生媒體組織架構並未如主流媒體般,分工精細且明確。雖然參與自主性高,但組織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有待改善。

 王啟安提到,營運過程中遇到最現實的問題在於經費不足,拉贊助時常因為規模不大遭到拒絕,因此須自掏腰包。他說:「《問紙》本身礙於篇幅限制,無法囊括太多內容。我們常常要刪減我們自己的內容,擔心喪失掉部分的論述與影響力。」礙於資金不足,無法擴展其紙本版面。

 近日《問紙》加入「FlyingV」計畫,藉由網站推廣理念與上傳過刊,讓民眾了解《問紙》營運狀況及文字風格,並規劃募款計畫,希望可改善資金困乏的情況。
 由於學生媒體無強制參加的要求,營運期間成員流動頻繁。王啟安表示:「最大的困難還是將人持續gather在一起。」每逢期中與期末考週,討論人數常從原先的七、八人,驟降至二、三人,有時還得四處找尋其他友人臨時參與討論,使論點更加多元。

 趙祥亨認為,成員去留深受彼此熟悉度影響。《逆思》創立初期,許多人加入編輯團隊,日後卻因事務過於繁忙,紛紛退出。他表示,目前團隊成員多為志同道合的好友,認同《逆思》辦報理念,規模大致穩定。

 《逆思》政大分部社長黎育如提到,有時會覺得自己無法提高成員的參與感。趙祥亨也覺得,許多成員對於寫作能力信心不足,從新聞寫作中汲取的滿足感不高。她表示:「已透過固定社課與專案進行練習,相信未來情況會大幅改善。」 未來也將建立回饋機制,透過競賽方式凝聚成員向心力。

 趙祥亨也說:「學生身分會是一個限制,但也是一個很大的加分。」外界常將學生定義為「仍在學習」、「不專業」,但若能將此組織提升至專業等級,將可扭轉社會對於年輕世代的刻板印象。

 銘傳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賴玉釵認為,大學生投身媒體的立意值得肯定。然而,一個媒體組織若要營運長久,需要眼光長遠的計畫與培訓後進的人才。她建議學生媒體參考資深網路媒體的營運模式,善用網路串聯與共享機制,增加新聞能見度,並且闢建募款管道以取得穩定的資助。

http://ppt.cc/IJRD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