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元姵文投身孟加拉 就地取材推公共衛教

元姵文與台灣羅浮團隊一同擺攤介紹台灣文化、針對當地環境與食材提供飲食營養諮詢。  圖╱元姵文提供
 【記者蕭歆諺綜合報導】「要勇敢踏出第一步,才會真正從經驗中學到許多東西。」就讀中興大學森林系的元姵文,今年2月中參加由「台日韓三國童軍總會」發起的跨國合作社區計畫,至孟加拉北邊的傑馬勒布爾縣服務。

 元姵文高中是「曉明蘭姐童軍團」的成員,進入中興大學後延續對童軍的熱情,與日韓兩國學生組團至孟加拉,和傑馬勒布爾縣當地童軍合作從事公共衛教社會服務。

 服務內容主要是問卷調查、攤位服務及發放物資。由於童軍團第一次到當地服務,面臨溝通問題,元姵文得先用羅馬拼音學習孟加拉文,進行600戶家庭問卷調查,深入了解當地狀況與生活所需。

 攤位服務則提供營養諮詢和文化介紹,教導居民如何取用當地食材料理避免營養失衡;另外介紹當地小朋友台灣傳統童玩,如竹槍和毽子,讓當地孩童親身體驗。台灣童軍就地取材,利用塑膠袋裝入泥土後綁上橡皮筋自製毽子。「可以真正和當地人民接觸,深入當地文化,是喜歡國際服務的原因。」元姵文說。

 服務期間,各國童軍會輪流主持週會。元姵文表示,以前在台灣,學校升旗時唱國歌時都會簡單帶過;但在孟加拉,看到台灣的國旗和其他國家冉冉升起時,感動又驕傲地大聲唱國歌。

 孟加拉的交通與溝通方式也讓她十分難忘。元姵文解釋,當地馬路上幾乎看不到車道線,路上隨時都有人在按喇叭,車陣中幾乎沒有空隙,過馬路需要抓準時機,「就像演『玩命關頭』一樣!」

 和當地居民溝通時,居民表示同意不是和台灣一樣點頭,而是把頭擺向肩膀,這讓台灣童軍常常誤會。由於童軍來自不同國家,與地方官員開會時都需用英文溝通,但因官員孟加拉腔調的英文,時常誤解原意。 

 在孟加拉服務,咖哩是當地人的主食,元姵文三餐都只能吃咖哩,台灣罐頭成為她唯一的慰藉,沒有熱水澡加上當地氣候偏寒,環境雖然克難,但團員仍咬牙撐過。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