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眾揮舞「捍衛台灣 民主自由」大旗,期望更民主的未來。
圖╱郭文強攝
【記者陳蘊凌、劉容寧、張愉婷台北報導】為期24天的「太陽花學運」於10日退出立法院。學生代表、台灣大學政治所學生林飛帆於議場內記者會表示,會持續監督「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關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且不放棄推動「公民憲政會議」,接下來會和在地草根組織串連,持續維持民眾對該議題的關注。
晚間6時30分,一朵朵太陽花從議場內學生傳向人群,象徵此次行動從立法院走出,轉守為攻,遍地開花。約2萬人集結濟南路上參與晚會,在手機燈光營造出的燈海中,全場大合唱學運歌曲《島嶼天光》,參與志工紅著眼眶向群眾致謝,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晚會。
總結這次活動,林飛帆說:「不只帶來行政與憲政結構的反省之外,也打破國共對兩岸關係的安排。」他認為未來的院會將是重要指標,如果立院院長王金平的承諾跳票,50萬人民和六成民意就是後盾。「捍衛民主,退回服貿」是他們堅持下去的目標與動力,林飛帆強調,未達目標決不罷休。
「如果政府執意蠻幹,我們一定會重回街頭!」學生代表、台大政治系學生吳崢在晚會舞台上向群眾喊話,坦承因空間的局限、肉體上的疲累,這場活動並不完美,但他們堅持「真正的改變」,會共同承擔理想的代價與重量。
擔任志工的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學生陳語馨說:「退場不是結束,而是新活動的開始。」之後她將加入民主黑潮學生聯盟的「割闌尾」計畫(透過行使「罷免權」,使各陣營的立委人數達平衡,更能謹慎協商)。
志工、東海大學建築所蔡忻澂不認同王金平「先立法,再協商」的口頭承諾。他認爲協商易流於藍綠鬥爭,應將整個立法行程送回立法院審議,並組自主的新媒體去監督。
雖然多數學生認同退出立院的決定,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政治大學政治系學生吳奕萱認為少了學運監督的壓力,制定監督條例與退回服貿協議的可能性更小。中山南路大門口也有部分民眾繼續堅守,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副總召劉敬文(妖西)表示,只要有人支持就會靜坐,但如果警方驅離將不會反抗。
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說:「年輕世代的思考、行動、團隊分工等等,都遠超當前朝野政治人物。」她認為,相較於野百合學運從黨外群眾到校園,太陽花學運正好相反,是點燃台灣第二次民主運動的起點。
「學運進行得很有邏輯、井然有序,喚醒公民對政治公共事務的關心。」知名作家馮光遠肯定學運表現,雖然因為政府的消極回應,致使訴求不算成功,但卻讓社會大眾看到台灣新生代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