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鐵皮組合旅行箱 拼出台灣建築記憶

《你好,累格》,用後背裝置探討科技遲滯對人心情的影響。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記者洪琴宣台北報導】「新媒體藝術卓越獎」西元2013年12月27日於關渡美術館舉行頒獎典禮,入選作品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學生林晏竹的《好思家旅行箱》,將6、70年代的台灣建築元素拼貼在旅行箱上,藉裝置作品以及老相片,表達對「家」的眷戀之情。

 林晏竹的作品由兩件旅行箱構成,一件以鐵皮、鐵窗、木製窗格、浴室瓷磚等台灣建築中隨處可見的材料拼揍而成,箱內透出溫暖的燈光,並不時播放小孩子玩樂的聲音。另一件由折疊桌改造的旅行箱內部裝設影像放映機,循環播放老房子的日常照片。
 
 她觀察台灣建築受到歷史影響,產生「拼貼」特性,她說:「因為受到不同文化影響,接收的視覺符號東拼一塊,西拼一塊,卻找不到主體。」如木窗來自日治時期偏好的建材、鐵皮加蓋則來自眷村文化,她希望能藉作品傳達台灣特有的拼貼美學。
   
 林晏竹表示,她播放老房子照片,藉此傳達與過去記憶的連結。林晏竹說:「家裡的影像雖然摸不到,卻是曾經真實存在的物體,裝置雖然摸得到,卻不是真的回憶中的物品,只是演員。」這樣的矛盾感同時存在於旅行箱的概念中,她補充,離家求學後,既嚮往自由,亦對家充滿眷戀,她將矛盾組合成《好思家旅行箱》,既是可以隨身攜帶的旅行箱,象徵自由的渴望,亦包含了家中的元素,提供歸屬感。

  新媒系學生許元耀、陳品心創作《你好,累格》,以木板製成後背裝置,走動時,後背裝置上的螢幕會顯示字幕,兩腳站定時,則會顯示loading等「累格(lag)」字樣,探討科技遲滯對人的影響。陳品心表示,現代人喜歡使用智慧型手機,當訊息「lag」時,人也會開始焦慮,產生情緒不順暢的情形,她說:「這也是一種『lag』。」
 
 新媒所學生區秀詒的影像作品《棉佳蘭一日無光 (第一部)》取材自她的家鄉—馬來西亞,藉數個年齡、種族不同的訴說者,以接龍方式,編造一個虛實交雜的故事,訴說烏托邦「棉佳蘭」的故事。區秀詒說,雖然訴說者的背景都不同,但他們不約而同循著名字的刻板印象,定義故事中人物的種族。她認為,訴說者會將自身經驗融入故事中,雖然背景不同,但卻因擁有共同的生活經歷形成「想像的共同體」。
 
 「新媒體藝術卓越獎」是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舉辦的獎項,提供系所內學生表現舞台,本次共4件作品入選,作品將在關渡美術館「新媒體藝術卓越獎—緒事體」聯展展出。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