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欠缺溝通 大學城美意變調一】推倒校園高牆 落實地方資源共享

 
圖表中整理近十五年來大學與附近社區的互動與衝突。資料整理/邱學慈 蔡昀知 吳依宣 製表/余聰傑
【副刊記者/邱學慈 蔡昀知 吳依宣】在北港鎮民的期盼下,中國醫藥大學於11月25日啟用北港校地重劃區的「舊河道」公園與戶外劇場。鎮民不惜捐出大片土地給該重劃區,只為擁有一所在地大學。近年來,台灣各大專院校積極發展「大學城」,期望大學與社區多能互利共榮,但大學城的負面效應也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始料未及的。

 近15年來,台灣各大專院校積極規劃設立「大學城」,其中以東海大學最早,後來成功大學、台北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校也紛紛跟進,改建校園。大學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形成,另一種是主動建構。成大都市計劃系教授林峰田解釋,相較於中國主動將高等教育區域化、集中化,台灣的大學城多是緩步自然形成,再由各大專院校自行規劃校地,地方政府輔以政策協助。

 根據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Oxon)歷史學院教授布魯克里斯的定義,「大學城」是一種因歷史沿革而自然形成的城市社區,以大學為核心,且具有特定功能和環境特徵。大學城為了要與社區形成共生的組織關係,實現資源共享的目標,必須透過制度的調整與安排。相較於國外大學城由地方政府統一規劃,國內卻沒有單位統籌管理大學城,校內屬教育部管轄,校外卻須仰賴地方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保障學生交通、租屋、飲食等安全。

 現代大學最早的雛型是唐朝的地方官學──國子監,發展至今已有13個世紀,且中國自古就有圈地的概念,重視自身的獨立性,往往與外界隔絕。「以前大學的圍牆總是讓大學獨立於周邊的環境」。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教授薛方杰指出,現今文化觀念已改變,國立大學靠人民租稅而成立,學校當然也有義務提升國民知識,引導地方發展。

 民國101年起,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開始研擬「台北市大學城生活街區人本環境改善策略及示範點規劃設計」,進行實質的都市空間改造。「大學是一個區域中非常重要的資源,提供活動空間和教育場域,而社區則可以滿足學生衣食住行的消費需求。」北大不動產與城鄉發展學系教授彭建文認為,社區和大學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以成大為例,該校自99年起陸續拆除或矮化圍牆,將校園開放,也使擁有50餘處古蹟的台南市成為學校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不僅讓老師的工作室走進社區,更帶動周邊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家進駐。成大都市計劃系副教授曾憲嫻分析,成大大學城的發展密度不會太大、商業使用也很單純,因而創造出社區和大學互利共榮的和平環境。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