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記錄鯨豚救援 《鯨與象》倡海洋保育

搬運鯨豚時需機器與多人合力將牠抬起,不僅要小心翼翼也須不斷灑水於鯨豚皮膚,保持濕潤。圖/張弘榤提供
 
 【記者陳映儒台北報導】「2014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13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參賽件數相較去年多出六成,創下新高。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所學生張弘榤執導《鯨與象》,記錄保育人員救援鯨豚過程,於社會組91件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

 「對不起我們要開始解剖,這個味道會非常臭,不要靠近。」中華鯨豚協會專員郭祥廈(綽號象哥)奔至海邊,冒著惡臭拿起解剖刀,在海邊劃開腐臭長霉的鯨豚遺體,釐清其死因。截至今年11月,他已救援50多隻鯨豚,解剖無數屍體,但他毫無怨言地說:「髒的臭的總要有人做。」《鯨與象》為張弘榤與四位團員費一年多製成,片中紀錄救援的艱辛。郭祥廈常接到緊急通報電話,冒惡劣天氣開車出門,甚至在五、六級風浪時出海,搭乘劇烈搖晃的船,至陡深的海溝上方野放鯨豚。

 張弘榤表示,有次保育人員在宜蘭救得一隻侏儒抹香鯨,由於當地救援池的海水供應系統遭颱風破壞,只能讓牠待一晚,隔日抹香鯨卻在轉往新北市的過程中不幸死亡。張弘榤嘆息:「一隻原本可以在水裡呼吸的動物,卻因為受傷虛弱,就在我面前嗆水活活淹死,那感覺非常無能為力。」

 影片中郭祥廈自言,他沒受過鯨豚救援專業訓練,而是從擔任志工的七、八年中累積經驗,最後轉為專職。張弘榤透過鏡頭記錄默默耕耘的人物,他也以郭祥廈作為保育團體的縮影,希望讓大家關心並投入保育議題,「不然大家可能都覺得『總之會有人去救(鯨豚)。』」

 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生陳俐婷以《鴿鴿爸爸真偉大》紀錄其父養鴿的過程,獲得佳作。她表示,拍攝過程她發現父親十分講究鴿子血統交配、疾病醫治、訓練飛行與飼料選用,才明白養鴿十分辛苦。她也坦言,自己原先反對父親養鴿子,並認為養鴿是耗時又無償的事情,但在創作中漸漸轉而支持爸爸所愛,也拉近與父親的距離。

 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旨在鼓勵全民拿起攝影機記錄身邊故事,以獨到眼光與角度體察台灣風情。本屆紀錄片競賽社會組由《夢一樣的流興》奪下金獎,另有銀、銅獎與佳作十名。評審林本舜表示,社會組參賽作品內容具議題性,有專業水準,攝影者觀察也十分入微。

http://ppt.cc/IJRD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