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毅拿出著作《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及手繪地圖〈哈瑪星時空旅圖〉。圖/曾莛庭攝
|
「我很幸運,能提早對生長環境有進一步認識。」國小時,陳坤毅和全家人一起到左營舊城、旗津砲台完成鄉土作業,讓他對高雄的歷史、人文及建築產生濃厚興趣。陳坤毅是內惟人,高三時當內惟百年「李氏祖厝」將被拆除,他四處奔走、拜訪當地耆老及里長,嘗試實際溝通和談判,成為他從事保存運動的轉捩點,「自己可以做出行動,而不只是看著老建築和舊街道消失。」
升大學的暑假,陳坤毅在哈瑪星的茶館結交一群同樣熱愛高雄的夥伴。因為本身對哈瑪星的了解與建築知識,促使他用插畫繪製有別於官方的〈哈瑪星時空旅圖〉,希望對文史及老屋有興趣的人,能用當地人的角度深入探索哈瑪星;除此之外,會社成員致力保留新濱老街,他希望當居民看見人們對自己的老屋充滿好奇時,也能體認到這些房子其實深具價值。
「一份地圖傳達了繪製者覺得重要的內容。」他認為,建築乘載歷史和記憶,人們進入這些空間,能想像當時的生活情境。當建築因老舊或城市擴張而被迫剷除,歷史的傳承也隨之消失,「要有前人的文化基礎,才能激起更多創作。」
陳坤毅認為,有些非官方或日治時期的資訊不易找到,閱讀文獻也耗費許多心力。雖然過程龐雜且困難,但他笑說:「當自己有這些資料而不做的話,大概也沒有別人會做。」而他也與夥伴持續關注哈瑪星新濱老街廓開闢案,投入保留運動。
http://ppt.cc/IJRD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