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憶韻在聖公會大學上課時,韓國朋友教她玩桌遊遊戲——花牌。 圖/吳憶韻提供 |
【副刊記者/黃鈞浩 邱柏勳 劉翊怜 卜舒綺 李丞凱 余聰傑】許多學生出國交換,除體驗當地文化外,藉由修課充實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也是一大目標。然而,學習環境、課程內容常與原先預期有所落差,導致學生學習成效不佳。
「其實真的學不到什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系學生曾知盈交換至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大學(Arts University Bournemouth, AUB)插畫系。當地低年級學生一同修習工作坊課程,但因程度差距大、內容過於簡單,而收穫不多。
相反地,亦有學生修課後才發現程度太難,跟不上進度。葉睿涵因興趣選修當地文學課,卻未預料其內容偏難,難以吸收。她說:「課聽不懂就跟法國同學借筆記來讀,成績雖然有及格,但並沒有很好。」
交換生因不熟悉當地語言,導致無法適應教授以當地語言授課。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學生楊佾蓉至德國天主教愛希施泰特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Eichstätt-Ingolstadt, CU)交換。原本非相關科系的她,較難理解基礎經濟學的專業術語,但她嘗試在課前預習課程內容,漸能掌握重點。
「就算我完全聽不懂,教授也是用韓文來教。」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學生吳憶韻表示,在韓國聖公會大學交換時,原本預期教授會以英語為授課語言,但其實老師完全都用韓文授課,讓她聽不懂上課內容。她建議學弟妹,交換前應先學會基本外語發音和語法,課程才較好上手。
交換生不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等,造成學習困難。台大政治系學生蔡孟珂曾至中國農業大學交換。她表示,老師上課常提及近代中國的人物事件、政策法律等文化背景知識,但台灣學生因不熟悉,難以即時理解課程內容。她建議學生應於課後利用網路查詢,補足欠缺的資訊。
部分學校提供學生交換前的諮詢平台,協助學生規劃學習課程。世新設立「英語沉浸園」(English Corner),除提供學生全英語學習環境外,也安排外籍交換生當小老師,幫助學生了解當地大學課程資訊。世新英語系主任黃裕惠表示,學生應在交換前透過校內管道詢問課程資訊。
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系主任扈貞煥表示,交換生應主動告知教授有學習上的問題,「要open mind、要勇敢在課堂發言,教授才會知道交換生的需求。」
第一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
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
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