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曠如廢墟的屋子裡,時芬時常似思考樣沈默的坐著。 圖/創劇團提供 |
【記者丁敦蓉台北報導】「孩子不該被生下來,我不能有孩子。」女主角痛苦地獨白,道出核災後精神產生異變,擔心產下畸形兒的憂鬱。9日「創劇團」於牯嶺街小劇場首演《日常之歌》,取自第16屆台北文學獎舞台劇劇本首獎,從核災事變後倖存者的角度出發,詮釋一個破碎家庭的日常輓歌。
舞台中央立著一棵枯黃老樹,樹梢懸掛數個泰迪熊及馬克杯,樹下簡單擺放兩張椅子。日常家庭場景下,飾演女主角時芬的辜泳妍與飾演媽媽的蔡櫻茹談論沈重的核災事故。劇中,身為核電廠員工的爸爸回到核電廠善後,歸來後卻得了怪病,身體開始脫皮,甚至出現灼傷痕跡,醫生從未解釋爸爸的病因,眾人也相信是癌症發病。「我不相信癌症到最後會整個人包到只剩下眼睛。」時芬語帶氣憤地說著,道出核災難民受輻射侵蝕,卻缺乏醫學證據,無法求償的心酸。
「要不是那件事,你們早就結婚了」、「有嗎?我什麼時候說要結婚了?」時芬面臨結婚話題,總是慣性迴避。劇中不斷談論畸形兒的新聞,時芬亦對生育產生恐懼。描摹倖存者因核輻射,擔心產下畸形兒的心理陰影。
劇中僅靠三位演員—時芬、母親以及男友,在同樣的場景中,不斷的對話,透露出事故倖存者不安的精神面貌。對談不時穿插冗長的沈默,或有意避開話題,重複文不對題的對話,暗示角色為了避開心中禁地,只能選擇無言以對。
導演、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所學生湯京哲表示,此劇較具實驗性,將戲劇成分降到最低,不刻意堆疊高潮迭起的劇情,「因為日常或是真實生活中,並不會那麼的環環相扣。」他提到,此劇設定在「福島核災過後的台灣」,但也可視為任何大型災難後的情景,他特意刻畫社會大眾對生還者的排斥與抗拒,表達對倖存者的關懷。
觀眾、北藝大戲劇系學生莊庭瑜表示,很喜歡此劇以寫實的方式呈現,古典劇的誇張手法,常讓人產生疏離感,但此劇用平淡的手法演出日常衝突,很能引起大眾共鳴,聯想到現實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