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社論】勿走回頭路 教育部應秉初衷行教改

 台灣大學入學制度從十多年前的聯考轉變為今日的「多元入學」,教育改革之路走得坎坷。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一席:「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好大的口氣,將十多年來的多元入學說成冤枉路,甚至認為往後教育只能走錯誤的回頭路,但真是如此嗎?

  有別於大學聯考下,「一試定終生」使得教學僅重視考試科目而偏廢五育均衡學習,造成教育不正常化。「學測」以級分換算五標(頂、前、均、後、底)作為面試門檻,避免過去分分計較、差一分差一個大學的現象;此外,書面資料、面試等篩選方式讓死讀書的學生較無優勢,反而更強調社團、課外活動的「多元學習」。然而多元入學除了學測,另一入學管道為保有聯考公平考試特色的紙筆測驗—「指考」。

 李家同針對學測提出諸多批評。首先,批評「各校系設定不同門檻與加權」,忽略不同校系才更應該考量自身領域對應之能力需求,難道中文系學生需要厲害的微積分嗎?其二,批評「成績好的人相對輕鬆,成績中等的人就必須查看許多資訊來尋找自己能跨越門檻的科系」,撇開各種制度均有優缺點不談,哪一種制度不是成績好的人較具選擇權?即便是聯考制度,滿分的人亦可以任填校系,分數中等的人仍然會將校系依分數從最高排至最低。事實上,學測與聯考的最大不同在於跨越門檻後的「面試」。教授透過面試,比起過去聯考,能更瞭解學生表達能力、才藝、專長興趣等「分數以外的能力」。

 儘管學測有考生書面備審資料外包、面試太過主觀等弊病,而長期被質疑為是對上層階級孩子有利的「多錢入學」,然比起過去,聯考「一試定終生」學生為了考上頂尖大學,大多必須窮極背誦書本知識,易於荒廢日常生活技能、課外活動,學測面試開創更多可能性,也讓學生意識到只會讀書已不再優勢。教育部勿因李家同大聲疾呼要恢復聯考,就忽略聯考弊病、過去聯考犧牲者痛苦的哀號。相對地,教育部必須意識到,當有人提出「回到聯考」,意味著現行的多元入學存在缺失,讓部分人只看到弊沒看到利。死讀書的高壓學習環境並非社會大眾所樂見,期盼教育部致力改善學測缺失,例如針對書面審查資料外包情形屢見不鮮,建議教育部可統一書面格式,讓學生更重視書面實質內容而非包裝精美與否。教育部,請勿忘「減輕學生壓力」的初衷,應結合過去聯考寶貴的失敗經驗,希望在下一個十年,台灣教改之路已不冤枉、不迷途。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