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拓印「扛棒」 再現工業區記憶
![]() |
李勇志拓印工業區工廠的招牌與標誌,並將其印製於大幅紙本上,展現台灣工業的文化。
圖╱曾筠涵攝
|
【記者曾筠涵台北報導】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學生李勇志4月24日於台北覓空間舉辦《工業盜版》個展。他半夜前往三重工業區,以墨水拓印工廠招牌與標誌,希望保留七〇年代台灣工業區原貌。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專欄】12年京劇人生 林庭瑜登國家戲劇院
![]() |
從小接觸京劇的林庭瑜,化上熟悉的舞台妝,自信的神情與生動的眼神吸引眾人目光。
圖╱林庭瑜提供
|
【記者丁敦蓉台北報導】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學生林庭瑜去年登上國家戲劇院,擔任台戲京劇團50週年大戲《羅生門》女主角。曾因太過年輕而被小看,但她將壓力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成功演出現代新編京劇,現在的她能自信說出:「現在的失敗,會造就將來的成功。」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攝影專題】TATTOO 刺 青春
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人生。針鋒銳利,機器聲嗡嗡作響,「刺青」是肉體上的疼痛與鮮豔色彩交織而成的藝術。當色彩被鑲入皮膚,回憶慢慢的被編織進身體,成為一輩子的印記。這些人選擇在身上留下屬於自己的記號,寫出青春的詩篇。你是否曾從這些線條色彩裡,看見他們想說的故事?
網頁連結:TATTOO 刺 青春
![]() |
Rodolfo Lacayo將「自由生活愛」刺在腿上,記錄他在台灣領悟到的生活價值。
|
![]() |
Moly在腰際刺上「love is enough.」紀念的是一位如家人般的摯友。
|
![]() |
Lic用撲克牌黑桃圖案勉勵自己能夠將事情做到最好,成為最強的人。
|
![]() |
曼陀羅在梵語發音代表宇宙結構的基本起源,包含能量的詮釋,讓安淇能堅定自我。
|
![]() |
「R」、「L」字樣是米文最喜歡的電動玩具按鍵,也象徵著能夠自己判斷是非對錯。
|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學生意見遭忽視 校內餐廳不對「胃」二】溝通管道失效 需求難傳達
【副刊記者/黃鈞浩 劉翊怜 余聰傑】在學校、統包商與店家三方關係中,校方與統包商皆為既得利益者,每月透過場地外包收取租金。校方與統包商掌握決策權,而底層學生消費者的意見則常被忽略。
【學生意見遭忽視 校內餐廳不對「胃」一】統包制獨壟招商 連鎖店進駐無法可管
【副刊記者/黃鈞浩 劉翊怜 余聰傑】你飢腸轆轆地來到學生餐廳,望向選擇有限的餐廳苦惱。你點完餐、正準備享用晚餐時,驚見幾片指甲混在飯菜之中,卻不知能向誰投訴。回想起之前填寫的學餐意見調查,感嘆學生意見總未受重視,不知誰能拯救你的晚餐。
各校學生發聲明響應
【記者呂欣綜合報導】3月底,祖魯族(Zulu)領袖公開指稱外來移民是造成南非高失業率的元凶,引發國內民眾的仇外情結,造成軒然大波。「南部非洲區域大學協會(Southern African Regional University Association, SARUA)」4月23日整理出各校反排外活動而發表的聲明文章,共有20所大學響應。
脫衣甩壓做公益 卑詩大辦內衣路跑
【記者吳盈蓉綜合報導】4月中旬是許多加拿大學生壓力極大的期末考時期,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學生社團「滑雪與滑板社(UBC Ski and Board)」策劃「內衣路跑(Undie Run)」,逾千位參與學生脫掉外衣的同時也甩掉了壓力。而這場路跑在歡樂之餘,也不忘做公益,學生所脫下的衣服將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澳大生創穆斯林APP 盼除恐怖主義迷思
【記者黃聖凱報導】想到穆斯林你會想到什麼?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 Curtin)學生發明「52個星期五(52JUMAA)」,透過此行動應用裝置(Mobile application, APP)的「每周任務」協助穆斯林學生和社會交流,打破西方人將穆斯林和恐怖主義畫上等號的刻板印象。並防止穆斯林學生受激進團體蠱惑,踏出錯誤的一步。
港大迫生至中國交換 新政惹不滿
【記者徐霈芯綜合報導】香港大學副校長何立仁4月17日於港大學生會晚宴的演講提及,學校正在擬定「一國際、一中國」計畫,強制規定學生,需於在學期間至中國及他國各交換一次,並說:「如果不想去中國交換,就不該入讀港大。」,言論引發爭議。
美大學反歧視 貼紙訴說墮胎者故事
【記者林子濠綜合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WU)、科羅拉多大學(Colorado University, CU)、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ASU)等超過75間大學4月20日發起為期一周的「貼紙計畫(pop-up activism)」,在校園裡最顯眼的地方如圖書館、學校大廳、創校校長銅像上,貼滿寫著墮胎故事的人形貼紙,希望透過故事分享,讓大眾對墮胎者改觀,進而消除對她們的歧視與偏見。
加理大友善酷兒 廣設無性別廁所
【記者廖科驊綜合報導】你可曾想過,廁所對某些性別是不友善的?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州立大學(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 Cal Poly)於4月20日展開一場名為「作伙來放屎(shit-in)」的活動,在校內推動「全性別廁所」,希望校方增加男女廁以外的廁所。
攜械不等於犯罪 艾大生爭槍枝合法進校園
【記者張又筑綜合報導】美國艾克朗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 UA)學生為爭取校內持槍合法化,4月26日在校內發起持槍遊行。他們攜帶未裝子彈的手槍或來福槍,行經校園內及校外街道,引起路人的目光。艾大校方也已在協調後同意學生的要求,允許學生在合法持有及使用的情況下,攜帶槍枝進入校園。
南非暴力排外 人民遊行籲制裁
【記者邱劭晴綜合報導】南非排外暴力事件頻傳,至今已造成七人死亡,數千僑民流離失所,外國人經營的商家亦遭搶劫,是該國自西元2008年造成62人死亡的仇外暴亂後最嚴重的一次排外衝突。目前不僅南非民間發起反排外遊行,4月23日在約翰尼斯堡有三萬多人上街;南非鄰國也為僑民表達不滿,呼籲南非政府立刻制裁暴行。
雲端實驗添趣味 與民互動零距離
研究團隊在課堂裡讓學生利用眼蟲的習性設計互動式電玩遊戲。圖/英格瑪‧里德爾-克魯斯提供 |
【記者邱劭晴綜合報導】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SU)研究團隊4月21日發表研究結果,推出生物技術互動計畫,內容包括史上第一個生物互動實驗線上平台,以及能和單細胞生物互動的遊戲,大幅拉近實驗室與民眾的距離,讓每個人在微生物學或生物技術上都能有第一手的互動經驗。
自行抽血免驚 奈米針頭緩疼痛
【記者何謙綜合報導】再也不用怕抽血了!4月16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W-Madison)團隊開發出新型抽血機,使用者可以在家自行操作且使用者在抽血過程中完全無痛。目標使用者為需要監測癌症、慢性感染、糖尿病及愛滋患者等頻繁需要抽血檢驗的患者,可省去受測者來回醫院的交通時間,並降低他們對針頭的恐懼。
拆「蛋」大遊行 生望兼顧安全與環保
![]() |
現場的民眾拿起自製的牌子來表達不滿,希望將大巨蛋原地拆除。圖/劉育志攝
|
【記者黎彣彥台北報導】「拆除大弊蛋,還我森林公園!」近千位民眾參與4月25日由松菸公園催生聯盟、松菸護樹志工團、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的「拆蛋大遊行」,遊行路線刻意經過台北市政府與遠雄企業團,更在路上排出「解約」兩字,以和平方式表達對大巨蛋的不滿。
兩倍學費負擔大 政大外籍生苦等獎學金
【記者鄭錦隆台北報導】政治大學於4月25日舉行103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會議中學生代表、政大政治系碩士班學生官世峰質詢國際合作事務處,為何遲至四月仍未公佈「外國學生普通獎學金」,國合處回應目前仍未獲得教育部公文,不確定教育部是否將繼續補助。
【社論】杜絕流浪狗 政府應禁止寵物買賣
台灣流浪狗數量眾多,其主因為飼主棄養與未絕育流浪犬大量繁殖。即使在政府力倡「認養代替購買」下,去年流浪狗認養率已達57.7%,收容所進狗數仍然遠超出被認養的數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