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海綿鍍吸油石墨 望改善油污染


 【記者彭成全綜合報導】廚房內清洗鍋碗的海綿,鍍上筆芯的石墨,竟然可以成為清理油汙的幫手。8日教育部舉辦「邁向頂尖大學─創新科技、領航台灣成果發表會」,清華大學教授戴念華帶領研究團隊展示「吸油不吸水的神奇海綿」,能吸收比自身重量90倍重的油並將水分離,未來可望用於改善油汙染。

收集無線訊號 PoWiFi隔空充電省麻煩

 【記者呂欣綜合報導】你還在辛苦找插座和收起連接線嗎?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團隊1日在舊金山的「新興科技會議(EmTech Digital, 2015)」發表「無線網路充電器(PoWiFi)」,它可以收集空氣中的無線訊號,藉此隔空補充電子產品的電量。

特殊膝關節利救災 機器人歐巴奪冠

機器人挑戰賽決賽中,由冠軍隊伍韓國科學技術院設計的「 DRC-HUBO」正在開啟活閥。
圖/美聯社


 【記者吳盈蓉、黃楀珽綜合報導】就差這麼臨門一腳,觀眾屏氣凝神等待機器人跨出關鍵一步,完成救災任務。歷時三年,機器人界菁英齊聚一堂,「機器人挑戰賽(DARPA Robotics Challenge, DRC)」總決賽5、6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開打。競賽由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重金打造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最後由23位機器人擠入決賽。本次比賽由來自南韓的「Team KAIST」奪下冠軍,它以44分28秒的佳績完成了八階段任務,得到滿分8分,並抱回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200萬元)大獎。

高效轉換太陽能 微電網照亮印度

團隊向印度居民展示「微電網」功效,望能改善當地居民缺乏電力的生活。
圖/瓦德‧伊娜姆提供


【記者林子濠綜合報導】小巧高效微電網,印度由我來點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研究團隊利用印度夏天受太陽直射的特性,設計一個約鞋盒大小、可攜式太陽能供電裝置「微電網 (microgrid)」,不需額外耗時轉換能源,就可幫助印度居民善用太陽能,即時充飽手機、電扇或照明設備。

塑化劑促性早熟 成大證勤洗手解套

 【記者廖科驊綜合報導】自塑化劑風波以來,許多人開始戒掉手搖杯飲料,也不少家長禁止小孩飲用。一般認為塑化劑會導致性早熟,民眾卻普遍不知道原理為何。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所帶領的團隊於1日在《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塑化劑如何造成女性性早熟。

【專欄】台濕熱不適Mers生存 戴口罩防潛伏病患

 【記者呂欣、邱劭晴綜合報導】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疫情在南韓持續蔓延,引發全球關注,10日確診人數已達100人。此病症常與西元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相提並論,然而,與其胡亂猜測,瞭解病毒傳播途徑才能真正為對抗中東呼吸症候群做好萬全準備。

耐蝕避難屋易組裝 方便運輸助災區


 【記者黃楀珽綜合報導】強震突襲、洪水漫天,各地災民哀鴻遍野,電影《浩劫奇蹟》的情節讓人看見災難的可怕與震撼。3日台北科技大學舉辦「急難救災設備研發成果展」,展出「急難緊急濾水器材」、「緊急救災避難房屋」、「無人飛行載具即時3D探測系統」,及「微型救災裝載搬運載具」四項作品。其中,緊急救災避難房屋使用輕便、抗腐蝕的建材,且搭建簡易,目前已用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人行棧橋。

【專欄】 破除腎虧迷思 自慰促血液循環兼紓壓


 【記者吳盈蓉、林子濠台北報導】今天慾火難耐,一次一次又一次,自己來卻怕傷身嗎?日前有位男性送醫急救,而原因竟是自慰後體力不支。然而,究竟這個讓人臉紅心跳的「私房」樂趣,是不是只造成健康危害或被認為是欲求不滿呢?據統計,美國27%的男性每周自慰一至兩次,而這看似縱欲傷身的行為,卻有多項科學研究顯示它確實對身體有益處。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三分鐘辨毒蟲 指紋檢驗快速兼衛生

薩大研發3分鐘指紋驗毒,可判斷人們是否食用古柯鹼,圖為檢測汗液樣本之機器。
圖/卡蒂亞‧卡絲塔提供 

 【記者林子濠綜合報導】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 US)5月15日研發指紋驗毒,利用一種電解噴霧技術,可從汗液分泌物判斷人們是否曾在短時間內吸食古柯鹼,整個過程只要三分鐘。未來在法務人員的即時檢驗上將比傳統的血液、尿液、唾液等檢驗法更衛生、快速。

【圖文】支援「前腺」

文/吳盈蓉 圖/Andrew Robb提供

 心肺復甦術有「安妮」,但你知道現在前列腺檢查有「派崔克」嗎?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FSU)、威斯康辛州立大學(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UW
)和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 DU)共同開發出一套結合電腦系統與機械臀的模擬病患「派崔克」。在派崔克肛門周遭有四個感應器,學生戴上手套將手深入它的臀部時,派崔克會有感知,讓學生知道力道跟位置是否正確。而學生則必須先透過打招呼、了解疼痛程度並安撫它的情緒,才能讓原來不願接受診療的派崔克乖乖脫下褲子。

龍華科大初試啼聲 克服齒輪障礙奪冠

手臂車搬寶特瓶的比賽考驗操控手的技術。機器人正試圖夾起水瓶,並安穩地運送到指定的區域。圖/林子濠攝

 【記者廖科驊、林子濠台南報導】「4分20秒65」「3分15秒73」「4秒65!」當裁判喊出最佳成績時,場邊觀眾掌聲如雷。「2015亞洲智慧型機器人大賽」於5月31日在嘉南藥理大學大禮堂揭開序幕,今年有近190隊大專院校隊伍參賽,吸引數百人前來參加,把嘉南藥大的大禮堂擠得水洩不通,而在「手臂車搬寶特瓶」與「電腦鼠走迷宮」的項目中,更是突破以往紀錄。

救災斷臂不停機 機器人自我調節再戰

系統令六腳機器人放棄折斷的腳,從原有六隻腳改五隻行走,助機器執行順暢。
圖/讓-巴普蒂斯特‧莫黑提供

 【記者彭成全綜合報導】機器人雖然便利富多功能,但只要一個構造損壞,常導致整個機能故障,無法正常執行。美國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 UW)與法國巴黎第六大學(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UPMC)研究團隊5月27日,研發出即使遭到損壞,也能讓機器人正常執行任務的系統,未來可助於救災。

阻絕登革熱病媒  基因改造雌蚊性別

 【記者邱劭晴綜合報導】科學家找到了對付登革熱的妙招!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irginia Tech)在5月21日發表抵抗埃及斑蚊的新方法:「讓雌蚊變性」。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蚊子攜帶的傳染病,除了清除積水、減少蚊子孳生源,人們幾乎束手無策,如今終於可以為這場長期抗戰畫下句點。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視訊遙控機器人 正修KO海科大


格鬥遠端視訊冠軍賽由正修工管格鬥士(左)對上澎湖島王(右),雙方互不相讓,最終格鬥士勝出。 
圖/蔣理攝

   【記者蔣理高雄報導】教育部主辦的「2015國際智慧人形機器人競賽」23、24日於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展開,比賽項目包括機器人足球、競走及投籃等,其中機器人格鬥賽吸引最多觀眾圍觀。

小便斗仿投籃機 瞄準再射添趣味

智慧安全背包能讓使用者確保自身安全,遇到危險也可透過警報器求救。 
製圖/顏紹裘 資料來源/盧楚壹提供

 【記者蔣理綜合報導】你有想過小便斗也能像投籃機一樣積分來和朋友較勁嗎?第八屆國際婦女發明展暨創意競賽18日在韓國揭曉成績,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學生廖彥婷等人研發的「互動式計分小便斗」獲得金牌與沙烏地阿拉伯特別獎, 城市科大共獲得一金二銀一銅和二特別獎。

十秒內準確分析 小型奶粉檢測儀助食安

 
奶粉檢測儀可連結手機,簡單的介面讓操控很方便。後方的黑色硬體即為奶粉檢測儀。
圖/陳達提供

 【記者呂欣綜合報導】西元2008年中國毒奶粉經上游乳製品工廠向下散播,受害者達1萬多位,震驚華人圈。中國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TJU)21日發表作品「奶粉檢測儀」,這款體積小的偵測器可在五至十秒內以複合光譜成像技術掃描奶粉的內容物,隨時替每個生產環節把關,讓製造奶粉更安全。

坐姿矯正系統 偵測椅壓調姿勢

「坐姿矯正系統」結合微電腦和安裝在座椅上的六個壓力感測器,測量使用者的坐姿是否合宜。
圖/林俊頎提供

 【記者張又筑綜合報導】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21日舉辦「資管系103學年度專題成果發表會」,讓學生展示學期研究的成果。其中「HealSit 坐姿矯正系統」藉由座椅上的壓力感測器和微電腦結合,讓使用者可以即時矯正坐姿不良,獲得經濟部工業局與教育部舉辦的「第19屆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訊技術應用組」第一名;另一項專題「bom bom heart」行動穿戴裝置則結合手腕式血壓計、手指式血含氧量計與手機APP,將測量後數據進行分析,達到即時監控的效果。

數位彩妝助手辨五官 重點提示方便上妝

「具體感與腦波感知之行車安全偵測」避免駕駛失神,促行車安全。圖/林鈺倫提供

 【記者黃聖凱綜合報導】愛美是人的天性,許多女生看影片學化妝,卻還是無法精準畫出完美的妝容,且化妝過程十分耗時。中華大學工業設計系團隊研發「數位彩妝助手」,結合臉部辨識系統,協助化妝新手能輕鬆上手。該作品也受到第26屆馬來西亞國際創新科技展(ITEX)青睞,奪下銅牌及俄羅斯特別獎。

機器人置公共場所 快速組裝即時救災

 【記者黃聖凱綜合報導】西元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中,六位消防員殉職、20幾位在救援現場受傷。正修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團隊改良「組合式坑道救援載具」,將其裝設在公共空間,成為可隨手組裝的偵測機器人。而同樣來自正修科大的另一組團隊也以救災情境發展研發「模組式履帶載具結構」,結合「多軸機械手臂」能夠進入災區排除危險物、對傷者做初步治療等,雙雙入圍2015年歐洲發明展。

大小形狀成關鍵 人工細胞擬真運作

 【記者何謙綜合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18日於《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發表新型人工細胞研究,此細胞可在體內滯留至少四週不被免疫系統消滅。目前團隊將細胞應用在搭載胰島素,注入糖尿病患體內,省去患者每日施打四次胰島素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