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群政大生創建的「卡維蘭」團隊,利用網路行銷幫助山區弱勢果農脫離中盤商剝削,改善部落經濟。 圖/宋修亞提供 |
「現在偏鄉地區最無奈的就是隔代教養,不是大家願意,是迫於無奈。農村現象:年輕人需到外面打拼。」屏東可可農賴錫賢一語道盡青年離鄉的哀愁。
「我一直希望我的子女或有些人願意學農,而我的強項是茶,如果有人願意,我真的很願意教導他們。」坪林茶農王有里說,許多有心學習的青年,一聽說農忙時必須一天一夜不睡覺,便沒人敢再來。
「我一直希望我的子女或有些人願意學農,而我的強項是茶,如果有人願意,我真的很願意教導他們。」坪林茶農王有里說,許多有心學習的青年,一聽說農忙時必須一天一夜不睡覺,便沒人敢再來。
我們前期訪問了小農賴錫賢、王有里及鄭生旺,發現台灣農村勞力老化嚴重,而資歷豐富的他們迫切希望,有年輕人願意回來、繼承對這片土地的感動。近年國內吹起一股青年回鄉的風潮,年輕人憑著革新的熱忱,渴望運用自身專業技術發展農業,為地方產業加值。
農業搖身成未來趨勢 青年回鄉蔚為風潮
拉拉山水蜜桃季自六月初開始延燒,在你垂涎欲滴、品嘗美味的同時,是否曾想過這顆桃子背後隱藏多少人的汗水呢?
畢業自政治大學國貿系的洪毅昕,前年服替代役時,發現卡維蘭部落果農因不擅行銷、遭中盤商壓榨,批發價僅是售價的1/3,導致當地小農生活入不敷出。洪毅昕透過社群網站發起「消費者直購」,幫助小農自產自銷,並結合商管知識,與朋友創建「卡維蘭」公司,讓果農獲得比以往多兩倍的收益,改善部落經濟。
近年國內社會吹起一股青年回鄉務農的風潮,據《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民國102年年報》指出,全台4000多個農村社區中,已有221個社區經輔導再生、361位青年返鄉服務。這些年輕人憑藉對土地的熱忱,將自身專業運用在鄉村發展,為地方產業注入創新活水,活化高齡化農村社區。
過去,許多人提及「務農」或「青年回鄉」時,常將其貼上耗時耗力、收入不穩,或在外經商失敗而走投無路的標籤。隨現代科技進步,搭配全球網路流通,經營農業不再全然看天吃飯,也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農業儼然成為未來產業的重要顯學。美國知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曾說:「假如我現在20歲,肯定放棄金融,去學習農業。在未來幾十年,農業是最佳投資之一,也是最好的職業選項之一。」
近年台灣政府頒布多項政策,積極提倡青年回鄉務農。西元2006年起農委會推行「新農業運動」,相繼成立漂鳥、築巢與園丁計畫,提供年輕人到農、漁村或山林體驗及學習技能,讓學員在實際參與農業庶務中,認同並喜愛本土農業,藉此號召青壯年歸農。然「青年」的重要性與優勢何在,讓政府如此急於推廣各式回鄉政策?
整合跨域軟實力 青年加值地方產業
民國60、70年代,台灣工商業蓬勃發展,鄉村青壯年人口大量移往都市,高齡者相對上升。再者,農村公共建設不足,造成區域發展落後,又因政府過去較少投入人文營造等軟體設施於鄉村,其地方特色嚴重流失。另外,自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後,大量進口國外低價農產品,對本地銷售市場也產生極大衝擊。
根據農委會於民國100年《農業就業人口之性別與年齡分配》及民國103年修正《農業統計年報》統計,台灣農業人口平均年齡達62歲,每戶農民平均耕地面積為1.1公頃,許多地區在農業經營上仍維持基礎勞動型態,產品銷售多仰賴中盤商,傳統小農因缺乏規模經濟優勢與競爭力,只能任憑全球資本貿易市場宰割。
為復甦農業,政府極力推廣青年回鄉,希望青壯年減緩勞動力老化現象外,更重要的是,需仰賴不同領域年輕人的專業技術與創新思維,結合科技、知識與傳統產業,輔導傳統且規模小的農村初級產業,朝向企業化、符合經濟效益的經營模式,精緻化在地特色產業,因應國際經貿高度自由化的趨勢,進而提高農村居民所得。
「農業雲」即是農委會欲達成的創新目標之一,它是產銷資訊整合的雲端平台,運用範疇多元,如產銷履歷、產量調節、病蟲害防治等,都可透過其加以整合、分析及預警,降低生產風險、提升農產品品質並增加農民收益。
據農委會全球資訊網2012年「心田園。新夢想」調查,逾45%青壯年具大專院校以上學歷、年齡多在 31至40歲間,其中有意務農者大多不具農家背景,且擁有科技競爭力。藉不同領域人才投入,回鄉青年利用本科專長為地方產業發展加值,逐步協助農村邁向自主及永續經營。
(圖左至右) 屏東可可農賴錫賢、大甲芋頭農鄭生旺和坪林茶農王有里皆為有機小農,以自身務農專長,呼籲青年回鄉,延續對土地的關懷與熱愛。製圖/楊思敏
|
返鄉青年零經驗 融入當地生活成關鍵
然而,回鄉青年即便擁有熱忱與專業技術,在缺乏農業相關知識的背景下,開始從農時,依舊會遇到與想像中有所落差的農事生活問題。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林國慶表示,欲返鄉服務或創業的青年,需先釐清自己的返鄉目的是為創業還是輔佐務農,向農委會輔導處、農會或縣政府農業局等多方管道尋求諮詢,蒐集資料並研擬土地、資金與風險規劃。
「經營農業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結合。」林國慶認為,青年除了需做足事前功課,更重要的是要深度融入當地農村生活。他表示,鄉村老年人口比例高,年紀大的農民有相對豐富的農耕經驗與優越性,年輕人應向老農虛心求教、雙向溝通與交換技術經驗,形成互惠學習的良好關係,而非閉門造車。他說:「年輕人要多努力去適應、去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不然回鄉工作會非常難持續下去。」
「真正推動青年回鄉的方式,是要拉近整體國民跟鄉村、農業的距離。」林國慶表示,除制訂政策呼籲青壯年人口從農,更應及早從教育著手。「其實拉近距離應該從小學、幼稚園就開始。」他指出,應將農業知識與觀念推廣至所有國民,提倡全面性的實農教育,如:城市小學與鄉村學校建立姊妹校,寒暑假時兩校能彼此交換生活與生產相對經驗,或推行校園菜圃等。當全體國民培養農業背景知識與價值,了解國產農產品、鄉村與農民的重要性,相信農業國力與產值提升之時即指日可待。
製作/新知編輯團隊:廖庭儀、羅令婕、楊思敏、張方慈、王湘婷、顏紹裘、張憲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