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轉系以分取人 成績絆學生追夢三】重才能 看特質 筆試面談納考量

 【副刊記者/李丞凱 邱柏勳 卜舒綺報導】轉系申請的成績門檻,不但無法全然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還可能限制學生的課業及生涯規劃。為解決此問題,近年來部分大學陸續鬆綁轉系成績限制。

 以師大為例,校方100學年度公告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轉系(所)辦法》中明訂,各學系雖可自訂轉系條件或甄選規定,但不得參採學生在原系所的學業成績或排名。

 師大註冊組表示,申請轉系時若只看成績,可能有失公平。讓教授親自面談,才能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與性向。

 師大公領系系主任林佳範以自己的科系為例,以往轉系審核標準都以成績為主,現在則參考學生是否修習過相關課程以及出缺席表現,來選出最適合的學生。

 中原大學自民國101年起也實施彈性轉系制度,取消以往申請成績門檻,改以面試、筆試或書面資料來審核。中原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謝岱恩表示,許多科系在審查轉系申請時,還會參照大一性向測驗的結果,讓有興趣的學生能進入喜歡的科系就讀。

 除了取消申請限制,中原學生在大學時期至多可以轉系兩次。若未獲錄取,校方還會輔導學生申請輔系,協助學生發展第二專長。

 「在這項領域不是人才,不代表在其他領域就不是人才。」張育珩認為,每個科系教的內容差很多,故學校不應以學生的原科系成績作為參照依據。

 陳榆則對這項制度表達疑慮。她表示,雖然沒有成績門檻能讓學生專心準備轉系考或面試,但若最後沒有成功,本科系的學業也沒顧好,可能會讓人更不喜歡原本科系。

 台灣教育過度重視分數,無法彰顯每位學生的特質。林佳範指出,台灣長期注重升學、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探索自我潛能的機會也不多。很多人只是跟著大家的腳步,但未必是適合他的路。

 「我們感受到的是學生的徬徨與茫然。」林佳範認為,學校應該多一些輔導機制與彈性,讓學生有轉換的機會。

第一篇:【轉系以分取人 成績絆學生追夢一】志趣不合難高分 篩選門檻成阻礙
上一篇:【轉系以分取人 成績絆學生追夢二】為達標準 選課重分不重質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