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1577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1577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飽漢不知餓漢饑 《強奴之末》戲說土地正義

劇末,三位主角搭上汪洋中的小船,同心協力擺渡,象徵持續對事件保持質疑與判斷。圖/詹雅晴提供

 【記者陳盈如新北報導】「創造經濟奇蹟的企業大財團/請你珍惜美麗formosa。」場地重複播放「農村武裝青年」演唱的〈海岸悲歌〉,演員在寫有「還我居住權」、「官逼民反」的紙條前遊走對話。近十位大學生參與「新北市國際藝術村駐村演出計畫」,於17日首演《強奴之末》。

實驗動畫破框架 引導生命想像

作品〈氣息〉的鏡頭外像鋪著一個濾鏡,將夜晚窗外的光影朦朧呈現,營造出內在深思的氛圍。圖/林凱琳攝

 【記者林凱琳台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15日起於廣場電視牆播放「超越實驗」動畫展影片,並於19日舉辦論壇,藝術家輪流分享各自專精的現代藝術、電影與實驗動畫等領域,探討實驗動畫的新定義。

女直落三 男逆轉勝 北市大奪劍道雙冠



團體得分決賽中堅戰,台北市立大學許崴(右)試圖攻擊淡江大學鄭伊廷(左)面部,但並未得分。圖/顏紹裘攝
 【記者顏紹裘台北報導】面罩下迸發響亮吼聲,選手們奮力揮砍手中竹劍。「103年台北市中正盃劍道錦標賽」19日於台北體育館舉行。由台北市立大學奪得大專男、女子團體組團體得分賽雙料冠軍,成為比賽最大贏家。

看家勒頸技 簡家宏一擊致勝


中國文化大學簡家宏(左)對上台灣警察專科學校陳宏林,主審舉手掌心向前示意簡家宏獲勝。圖/李佳旻攝
 【記者李佳旻台北報導】「103年台北市中正盃柔道錦標賽」18日在台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舉行,其中個人社會男子甲組第二級由中國文化大學簡家宏摔出冠軍。

意志力定勝負 許文川划出分組冠軍


許文川手腳並用,運用全身力量推動螢幕上的艇前進,一路領先,拿下男子公開75公斤以下組冠軍。圖/劉奕伸攝
 【記者劉奕伸台北報導】伴隨輕快的西洋流行歌曲,「103年秋季室內划船錦標賽」18日於基隆高級中學活動中心舉行。壓軸的男子公開組比賽最後由「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國手中國文化大學許文川贏得75公斤以下組冠軍。

打線發威 美孚巨人15安稱霸協會盃

解決台南市代表隊最後一名打者後,美孚巨人全體隊員衝出休息區潑水慶祝。圖/劉亭箴攝

 【記者劉亭箴台中報導】「2014年協會盃全國成棒年度大賽」17日由代表中國文化大學的「美孚巨人」對決首次參賽就闖進冠軍戰的台南市代表隊,美孚巨人全場揮出15支安打,以12:2擊敗台南市拿下冠軍。

北中大戰 新北市隊籃下稱王


新北市隊6號陳廣旻靠著身高優勢,幫助新北市在跳球後獲得球權。圖/劉亭箴攝
 【記者劉亭箴台北報導】「103年台北市中正盃聽障籃球錦標賽」18日於台北市立啟聰學校舉行,今年共有七隊報名參加,決賽由「台中街頭霸王鬥犬隊」對上新北市代表隊。兩隊都是首次闖進冠軍戰,但新北市隊擁有多位「2012亞太聽障運動會」選手,在經驗及技術方面皆優於台中街頭霸王,最後以44:35拿下冠 軍。

運博奪八金 台師大泳士備戰全大運


台師大宋柏賢在社會A男50公尺及100公尺蝶式、200公尺自由式接力賽,皆獲第一名。圖/葉呂毅宏攝
 【記者鍾易帆台北報導】「2014運博國際分齡游泳錦標賽」18日於大湖公園游泳池展開,各年齡層游泳好手同場較勁。台灣師範大學游泳隊表現亮眼,一舉奪下八面金牌。

體力不濟終遭逆轉 北市大手球賽鍍銀

中正盃手球錦標賽決賽,台北市立大學對上成淵校友隊,成淵校友隊攻破防守,以半傾斜姿勢射門。圖/張祐捷攝

 【記者杜宜芳台北報導】「103年台北市中正盃手球錦標賽」17日至19日舉辦於成淵高級中學,社會男子組冠亞軍賽由台北市立大學對上成淵高中校友隊,雖北市大最後以四分之差輸給成淵校友隊,評審李榮順卻表示,兩隊實力相當,這次比賽激烈程度是全國賽水準。

賽況膠著 成大羽球專注得勝

成功大學在第三點雙打派出高楷涵和黃炳逢迎戰中原大學,兩人沉穩表現以三戰兩勝拿下關鍵點。圖/彭秋婷攝
 【記者彭秋婷新竹報導】「刷!」選手一記快殺,羽球急速劃過球網。「2014年勁竹盃全國大專院校羽球菁英賽」於18、19日在交通大學展開,男子組冠亞軍賽由成功大學對上今年異軍突起的中原大學,最後冠軍由成大抱回,是自西元2006年奪冠後,再次拿到冠軍。

清大頻失誤 北商盃桌球賽淡江封王

男子雙打組決賽,清華大學陳柏超以下旋發球展開攻勢,對手淡江大學陳人豪、楊迪文凝神以待回擊。圖/徐懿攝
 【記者徐懿台北報導】「103學年度北商盃全國大專院校一般組桌球錦標賽」個人賽於19日在台北商業大學體育館舉行,吸引各校選手齊聚一堂,16張球台同時開打,場上得分喊聲和場邊掌聲不絕於耳。男子雙打組最終由淡江大學楊迪文、陳人豪奪得冠軍。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跳脫負面評價 Cosplay玩出在地特色一】不畏他人眼光 Coser變裝尋自我

Coser妝容服飾極其細緻,呈現優雅又具美感的姿態。圖/林佑蓉攝


 【副刊記者/蘇筠媗 曹詠涵 陳昱文】為期兩週的新北市動漫節於19日結束,最後一天以精彩的Cosplay決賽劃下句點。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大學生藉由Cosplay表達對作品的熱愛,除了扮演日本動漫角色,也融合本土元素發展出獨特文化,可是面對異樣眼光,仍須努力爭取理解與認同。

【跳脫負面評價 Cosplay玩出在地特色二】打破刻板印象 理性溝通求認同

 【副刊記者/蘇筠媗 曹詠涵 陳昱文】即使Coser透過Cosplay得到樂趣,甚至尋得嶄新人生觀,仍須面對不少異樣眼光。許多家長認為這項活動導致子女沉迷於動漫,且準備過程費時耗力又花錢,因此不甚認同。Coser毛子(化名)的母親就曾強烈表達反對,甚至揚言要丟掉她所有與Cosplay相關的物品:「這個世界已經很虛假了,為什麼還要在虛假裡面扮演虛假的二次元人物?」

【跳脫負面評價 Cosplay玩出在地特色三】融合傳統布袋戲 台灣精湛演技引目光


 【副刊記者/蘇筠媗 曹詠涵 陳昱文】目前Cosplay的扮演主流雖為日本動漫人物,但也並不侷限於此。例如,歐美國家就有較多Coser扮演《惡靈古堡》等電玩中的角色,且近年好萊塢電影大量翻拍美式漫畫,也讓《蝙蝠俠》等超級英雄系列成為熱門選擇。

【便民新兵制 申請人數翻倍成長一】兩階段兵役上路 暑假當兵成新選擇

首批接受二階段軍事訓練的大學生,已在今年九月初拿到結訓令,成為畢業後的免兵族。照片提供/吳家豪

 【副刊記者/王湘婷 羅令婕 林建儒】兩階段兵役實行第二年,首批暑期服役男大生,在今年九月初拿到了結訓令,頭上還依稀見著剃頭痕跡。新制度讓役男多了可在暑假當兵的選擇,有些人盼在畢業季無縫接軌,提前在職場卡位,有人則希望計劃出國深造。分期完成兵役更吸引大批學生報名,今年人數較去年更成翻倍成長。

【便民新兵制 申請人數翻倍成長二】學生憂朝令夕改 提早入伍人數增


 【副刊記者/王湘婷 羅令婕 林建儒】兩階段兵役提供大學生服役的另一個選擇,實行至今,申請人數逐年增加。根據教育部統計,102年參加兩階段兵役者約3900人,今年暑假約有7800人,目前申請者已超過一萬人,遠高於國防部的初估人數5000人,因此學生擔心新訓中心容納人數可能不足,兵役制度會有所改變。

【便民新兵制 申請人數翻倍成長三】軍中紀律嚴明 學生體認校園自由

 【副刊記者/王湘婷 羅令婕 林建儒】犧牲暑假玩樂人生,一群大學生展開紀律嚴明的軍中生活,在制式的訓練下,擺脫頹靡人生,以挫折砥礪心志、改變心境。雖然辛苦,卻也體認到自由的美好,對校園生活也更加珍惜,甚至找到人生的下一步。

【圖文】刮鬍泡新生戰

 
文/黃永淇 圖/路透.達志提供

 「葡萄乾週末」(Raisin weekend)是英國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t And)的傳統,自西元1413年開始流傳至今已經超過600年。刮鬍泡大戰是葡萄乾大戰的最高潮,今年聖安大將戰場設在「勞爾學院草坪」(Lower College Lawn),身著奇裝異服的新生用刮鬍泡作為武器,將彼此染白,甚至用刮鬍泡做出新髮型,草坪霎時成為一片刮鬍泡海。聖安大有獨特的家族體系,大一新生都會被「大學父母」(Academic parents)收養,大學父母通常是由大三、大四的學生擔任,引導新生融入大學生活。葡萄乾週舉辦的目的是慶祝新成員加入家族,傳統習慣上,新生為感謝大學父母會送一磅葡萄乾作為報答,故因此而得名,然而隨時代演進,新生送的禮物不再是葡萄乾而是一瓶酒。

串聯全校 加大生抗議校方黑箱漲學費

母校會學術濟大學事務部前主席凱斯勒於14日在聚集逾400位學生的公開辯論會,公布其組織與校方會議上溝通及共同討論的結果。她呼籲英大學生積極關注此問題。圖/加布里爾.迪斯塔(Gabriel D’Astous)提供

 【記者黃家瑜綜合報導】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決議從冬季開始調漲國際學生的學費調漲10%,宿費也將調漲20%。21日逾150位學生出席由英大學生自救組織「我是學生」(I am a student)、英大社會正義中心(UBC Social Justice Centre)等學生團體合作發起的會議,討論具體行動以抗議校方決策。

設計T恤說故事 受暴者以色彩尋慰藉

 
印第安納大學西北分校會計系大一生莎曼珊.羅特(Samantha Lott)星期二時看完The Clothesline Project展覽後坐在莫瑞恩學生中心(Moraine Student Center)裡。圖/坦妮絲.福爾茲提供

 【記者江研燁綜合報導】「我小時候活在被爸爸家暴的日子裡,長大後又不慎踏入一段暴力的婚姻,我永遠挽回不了我讓女兒經歷的這四年,一場醒著的噩夢。」一件掛在美國印地安納大學西北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Northwest, IUN)莫瑞恩學生中心(Moraine Student Center)的鮮黃T恤上寫著。18日至24日校園內舉行「曬衣繩計畫」(The Clothesline Project)展覽,旨在透過藝術的呈現,提升民眾對家暴與性暴力議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