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假如我是村里長...」 徵文描摩家園藍圖

高雄師範大學學生紀筑婷從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志忠手中接過「假如我是村里長」優選作品獎金及獎品。                         圖/劉毓錞攝

 【記者劉毓錞台北報導】想想論壇「假如我是村里長」比賽4日於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行。十位來自各大學的獲獎者分享自己的作品,表達對村里的關注,並提出願景。

 「假如我是村里長」徵文比賽分為「學生組」和「社會組」,邀請投稿者從村里長角度出發,以3000字表達自己對村里未來發展的想像與規畫。主題包含村里特色、眷村文化保存、土地正義及產業發展等。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江殷年重視眷村文化,以「歷史湮沒的角落」為她心目中的建國里下註腳。「書上的歷史在這裡生動上演,也在這裡褪色發黃。」她盼望過去眷村的榮景能再度復甦,採用「小田分租」方式吸引年輕人回鄉耕作。「我們深知『人』是唯一能夠延續眷村榮景的解藥。」分享會時她也坦承,自己是抱著慚愧的心態完成作品,藉由參賽更瞭解故鄉有多麼美的故事。「在我要離開時,我才知道什麼是故鄉。」

 江殷年在作品中選用「你」、「我們」為主詞,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描繪願景。她寫道:「夢想的藍圖已成,我們努力划著槳往更美好的未來前進。親愛的你,願不願意來這裡longstay看眷村的蛻變與重生?」

 「我很快就會實踐這些藍圖,所以它不會是一道假設題。」得獎者、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江佩潔身體力行向廟口攤商談起「小吃技術轉移計畫」,希望對餐飲有興趣的人可以傳承基隆人的獨特「飲食文化」,甚至外包出口。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詹卉翎也舉北大夜市遭抨擊為例,希望藉徵文比賽,讓執政者更能看清北大社區居民、舊社區住民和北大學生的對立問題。
 
 評審、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楊佳嫻表示,社會的公民意識扎根社會。她也提到,獲獎作品內容皆對村里抱有熱情、用詞精確,且能提出具體想法,唯對於重複出現的「拚觀光」一詞,希望參賽者能一併考慮其可能造成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