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之家〉利用廢材做成有玫瑰點綴的木屋,水鹿裝飾盒跨越其中,可放置盆栽、文具等。 圖/黎寶茵攝 |
版面
▼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廢木重生 〈動物之家〉展田野趣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不受階梯限制 四輪助步器好「行」
【專欄】寒冬慣用熱水洗臉 膚鬆弛易增皺紋
【記者林凱琳綜合報導】冬季寒風刺骨,許多人喜歡以熱水洗臉,卻不慎讓皮膚變得又乾又癢。網路傳言以熱水洗臉易使臉部肌膚老化,究竟如何洗臉才能讓皮膚舒服、乾淨又健康呢?
尋太陽餅滋味 Running Man跑玩台中
【記者徐榆涵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民國103年12月28日於台中公園舉辦「2014自由光電Running Man」闖關大賽,透過尋寶模式讓民眾認識位於繼光街、電子街等中區商家的特色。上百位參賽者每六人一組,盡力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隱藏於商圈各處的六位關主並完成任務。
校園驚現奪魂鋸 淡江全面「屍」控
系說師大出外景 主播體驗特色課程
【記者廖珈慧台北報導】誰說上課就要坐在教室乖乖聽講?台灣師範大學師大新聞台民國103年12月26日舉行新節目「系說師大」首映會,該節目由校園主播擔任主持人,帶領觀眾透過鏡頭一睹各系有趣課程。
聖誕激戰 紅男綠女競速抓筷比腕力
闖關習六藝 跨古今向孔子說哈囉
【圖文】國「銬」畢業
【專欄】學生自製實境秀 邀陌生人互吻
聲援慰安婦 韓生立像展關懷
【圖文】共「燭」和平
【退學制鬆綁 掀各方熱議一】成績難斷學生素質 立委提修大學法
【副刊記者陳昱文 曹詠涵 蘇筠媗】103年12月中旬,立委賴士葆提議廢除《大學法》中的退學制度,近來台灣大學也正研討放寬退學相關規定,期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對於大學應否以學業成績作為退學標準,各方意見不一,政府修訂法律之際,宜多多傾聽大學生的聲音。
【退學制鬆綁 掀各方熱議二】盼學生顧課業 校方採不同退學標準
【副刊記者陳昱文 曹詠涵 蘇筠媗】103年12月中旬,立委賴士葆提議廢除《大學法》中的退學制度,近來台灣大學也正研討放寬退學相關規定,期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對於大學應否以學業成績作為退學標準,各方意見不一,政府修訂法律之際,宜多多傾聽大學生的聲音。
【退學制鬆綁 掀各方熱議三】生指現行制度合理 反廢分數門檻
【副刊記者陳昱文 曹詠涵 蘇筠媗】103年12月中旬,立委賴士葆提議廢除《大學法》中的退學制度,近來台灣大學也正研討放寬退學相關規定,期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對於大學應否以學業成績作為退學標準,各方意見不一,政府修訂法律之際,宜多多傾聽大學生的聲音。
【行之有年 討論課仍存闕漏一】生活化議題引興趣 促生自主學習
【行之有年 討論課仍存闕漏二】助理欠缺教學經驗 課堂參與度低
【副刊記者/林建儒 羅令婕 王湘婷】台灣的大學引進國外的討論課方式,由助理帶領讓學生透過主動發言、同儕討論,激發學習興趣,至今已逾九年。目前討論課盛行於許多國立大學,然而助理素質良莠不齊,學生未必受到妥善引導;私校則因經費限制,助理對學生的比值較國立大學低出許多,無法顧及每位學生的討論表現。
【行之有年 討論課仍存闕漏三】私立大學經費少 助理不足難推小班制
【副刊記者/林建儒 羅令婕 王湘婷】台灣的大學引進國外的討論課方式,由助理帶領讓學生透過主動發言、同儕討論,激發學習興趣,至今已逾九年。目前討論課盛行於許多國立大學,然而助理素質良莠不齊,學生未必受到妥善引導;私校則因經費限制,助理對學生的比值較國立大學低出許多,無法顧及每位學生的討論表現。
【校園工程專題二】受限經費 工程品質難改善
【記者范君寧、梁耀綺、彭秋婷、劉奕伸專題報導】除校方未主動公開資訊影響學生權益,現行法規也往往影響工程品質、造成工期延宕等問題。大學建築工程屬政府機關建案,因預算有限,常導致工程品質不佳,且更換建商困難。此外,建築工程需遵照《政府採購法》進行建案招標,過程繁雜、處理費時,亦可能造成建物不符期待。
【校園工程專題一】資訊不透明 問題工程損生權
【校園工程專題三】設立監督制 助工程符實際需求
【記者范君寧、梁耀綺、彭秋婷、劉奕伸專題報導】為避免校園工程造成學生權益受損,校方應舉行公聽會、召集直接利害關係人蒐集意見,並將工程資訊公開,減少資訊不對等的問題,而學生也應提昇校務的參與意願。此外,校方應提供更有利的標價吸引廠商,並建立良好監督制度,以解決法規限制。
無助語言能力 政大生盼廢英語門檻
【記者杜宜芳台北報導】「別把享有的權利視為理所當然。」民國103年12月29日政治大學校務會議校務發展委員會舉辦「政大英外語畢業門檻存廢之探討公聽會」,由語言所教授何萬順主講,呼籲學生關注自身校內英文課程品質受教的權益,勿讓學校以英語門檻推託教育責任,並希望透過此次公聽會,號召學生連署讓政大成為廢除英語畢業門檻首例。
金工玻璃塑自然 「韻」育海洋風情
乘法卡售千元 論藝術機制荒謬
詩入樂酒為題 舞團邀眾同銷萬古愁
改編莎劇 戲諷台人盲從輿論
【運動場地專題二】新建操場設限多 生怨本末倒置
【運動場地專題一】體育經費未善用 場地不符需求
【記者杜宜芳、徐懿、鍾盼專題報導】教育部體育署補助大專院校舉辦運動競賽、團隊訓練興建運動場地,然學校花經費建設場地卻因缺乏完善規劃,產生許多問題。學生希望校方應考量學生實際使用狀況再制定相關規範,讓場地在有限的空間作最有效的運用。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新聞加值】大學生,甘安餒?
【製作/謝佳穎、李利貞、盧俐妤、杜曜霖、吳盈蓉、邱柏勳、林子濠、黃聖凱】《大學報》自2014年12月17日至23日針對三項大學生的迷思進行民意調查,分別探討現今大學生的三大必修是否改變、22K的意義究竟為何,以及碩士學位的光環是否逐漸黯淡?本報透過微電影及動畫,呈現問卷結果及相關數據,帶領讀者看看大學生,甘安餒?
「課業、社團、愛情是大學的三大必修。」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不少人都聽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活改變不少。實習、出國交換、打工等活動也漸受重視,吸引不少學生參與。究竟,這句大家琅琅上口的話,是否已被其他項目取代了呢?
22K,甘係金餒?
碩博文憑,「薪」情好?
課業、社團、愛情,大學三必修?
22K,甘係金餒?
22K議題正夯,從報章雜誌至工作職場,無不引起廣泛談論。但是你真的知道它的意涵嗎?《大學報》調查顯示,82%的大學生誤解了22K的意涵,僅有16%的學生指出22K實為假議題。究竟22K一詞最早源自何處?是職場新鮮人的薪資指標還是無中生有的言論呢?讓《大學報》帶你打破迷思,深入認識這個延燒已久的話題。
碩博文憑,「薪」情好?
畢業後,大學生各奔東西,有的人直接出社會;有的人會規劃一次畢生難忘的壯遊;有的人選擇繼續升學,取得碩士文憑。然而,碩士學位對現今大學生的吸引力似乎正在下降,根據各大學的數據指出,研究所的報考率逐年降低。《大學報》調查現今大學生對研究所學歷的看法,解析碩士頭銜在未來職場的可能優勢,及近年碩士光環逐漸黯淡的原因。
以上數據、圖表資料皆源自於本報網路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有效問卷共1061份。
以下為受訪者就讀大學地區分布:
北部(台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682份
中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151份
南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119份
東部(宜蘭、花蓮、台東)20份
外島(澎湖、金門、馬祖)89份
以下為受訪者就讀大學地區分布:
北部(台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682份
中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151份
南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119份
東部(宜蘭、花蓮、台東)20份
外島(澎湖、金門、馬祖)89份
口試調分失當 政大薦外生權益受損
【記者杜宜芳台北報導】民國103年12月23日,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公告校內103學年度第二學期薦外交換生成績。然英語組口試成績因兩位老師給分有落差,國合處將分數較低的組別調分,引發學生於臉書(Facebook)社團「NCCU政大學生交流板」貼文,呼籲認為此制度不妥的同學,以一人一信方式寄信向國合處反映。
1587期攝影專題
<p style=" margin: 12px auto 6px auto; font-family: Helvetica,Arial,Sans-serif;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size-adjust: none; font-stretch: normal; -x-system-font: none; display: block;"> <a title="View 1587攝影專題 on Scribd" href="https://ja.scribd.com/doc/251435150/1587%E6%94%9D%E5%BD%B1%E5%B0%88%E9%A1%8C"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1587攝影專題</a> by <a title="View uonlineblog's profile on Scribd" href="https://www.scribd.com/uonlineblog"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uonlineblog</a></p><iframe class="scribd_iframe_embed" src="https://www.scribd.com/embeds/251435150/content?start_page=1&view_mode=scroll&access_key=key-ICCsuRJuv8zrP7AeH5KA&show_recommendations=true" data-auto-height="false" data-aspect-ratio="0.7303643724696356" scrolling="no" id="doc_27466" width="100%" height="600" frameborder="0"></iframe>
【社論】促外語學習 政大應推新政作先驅
政治大學多益英語測驗校園考於民國103年12月13日舉行,大四生戰戰兢兢,深怕未達600分畢業門檻。若沒考過,他們得再花新台幣1500元「原價」報名費重考,或是付費參加校內「零學分」英語補救課程。
【運動場地專題三】場地規劃欠溝通 盼校方重視運動權
【記者杜宜芳、徐懿、鍾盼專題報導】學生對於運動場地的開放時間、適當性有許多不滿,希望學校不要忽略少數學生的需求,且在規劃前能先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需求,不要讓學生無場地使用。
攝學運手機光海 參與者紀實奪銀
【專欄】忘卻成敗 彭士誠「箭」入佳境
【專欄】憂二度傷害 林心茹轉型外線射手
持之以恆不言棄 辜翠萍掙得精英獎
六局上投手失準 美孚巨人居亞
以星斗為幕 成大劇團屋頂開演
324政院事件 高院退自訴遭批
|
【攝影專題】塗襲街頭
塗鴉是藝術,還是破壞?兩者的差別只在於一線之間,塗鴉合法與否的爭議也一直存在著。撇去爭議,當我們換一個心境來看,它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小驚喜、意外的存在,點亮煩悶的一天。除此之外,有著敏銳觀察力的塗鴉者,時常比一般人更快察覺社會的種種現象,藉由作品表達出自己的看法。這些塗鴉的存在,有時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提醒我們時時關注社會議題。
攝影記者╱張祐捷、葉呂毅宏、王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