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食安問題頻起 外食族照過來一】學校把關 食材登陸平台啟動

 

 【副刊記者/林建儒、王湘婷、羅令婕報導】食安問題接連爆發,本次劣質油事件更讓全台聞之色變。根據團購網站GOMAJI3月的國人外食經驗調查,近四成民眾每週外食超過11餐,健康堪慮。適逢開學,妥善挑選外食更成為大學生外食族一大挑戰。健康飲食可從細節著手,小幅改善飲食習慣,持之以恆,亦能享受美好生活。
                       
 早餐吃火腿蛋餅配冰奶茶,午餐是滷肉飯加貢丸湯,晚餐則是滷味攤的王子麵、百頁豆腐、甜不辣、豬血糕、豆干,這是大學生經常食用的餐點。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關組學生喬琪更說,她挑選食物主要考量是好吃與否,其次才是價格與衛生。然而,如此追求美味、忽略健康的用餐習慣卻也潛藏風險。今年6月,一位女大生因長期將油炸燒烤食品當作正餐,導致身體不適,經檢查才發現已經罹患大腸癌。學生滿足一時口腹之欲,往往須付出更大代價。

 營養師陳怡錞分析上述案例,點出大學生用餐時容易挑選過油食品,如蛋餅、蘿蔔糕、排骨飯、王子麵,不僅過度油膩,且易營養不均;加工食品如貢丸、豆干等,吃多了易增加肝腎負擔。此外,她亦指出大學生蔬果攝取明顯不足。

 日常飲食除由學生自身斟酌外,學校把關亦是責無旁貸。教育部於9月試辦校園食材登錄平台,期盼建立預警機制,加強校園食品安全檢測,並計劃於民國105年全面推動。參與計畫的台灣師範大學學務處健康中心營養師張雅萍表示,登錄系統規定校內餐飲業者每日更新食品資訊,包含食材來源、供應商統一編號,以便及時將問題商品下架。

 然而,談及全面推動此系統的可能性,張雅萍認為,校園餐廳多向市場採購食材,難以追蹤來源,加上業者設備與人手不足,不易適時登錄食品資訊。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衛生保健組教師楊晴喬亦表示,登錄系統設計過於繁雜,並非所有商家皆有相關設備,獨立經營的店家可能難以適應。即使如此,張雅萍仍抱持樂觀態度,希望透過積極溝通,協助商家共同建立完善的校園食品登錄系統。
除了學校建立機制,學生也自發關心食安議題。政大學生會權益部率領成員調查政大周邊商家使用的油品,並要求校方提供衛生署針對附近商家的稽查資料。權益部部長、外交系學生江懷哲也要求學校將校內店家油品使用列入每周例行調查,校方已接受學生意見,並指派衛生保健組負責巡查。江懷哲表示,感受到了校方用心把關食品安全,對校內餐點更有信心。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