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愉婷、陳蘊凌、許鈺屏、林佑之、吳玉帆專題報導】外籍教師人數增加,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外籍教師的課程,但因語言隔閡和文化差異,導致外籍教師預期授課效果跟實際成效有落差。
語言是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外籍教師利用外語授課,學生對內容理解有時會一知半解。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學生何嘉興表示,外籍教師多有原籍國家的腔調,有時無法明白老師的指導內容,需要一段時間和自行揣摩後才能適應。政治大學歷史系學生楊婷鈞認為,應該先上由中文講授的基礎課程,了解背景知識後,再選外籍教師所開的進階課程,才能學到東西,否則只會變成聽力練習課。
除了語言隔閡影響學生學習,在課堂上,台灣學生普遍與老師互動較少。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梁福鎮指出,本地學生較受儒家思想影響,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學習上較為被動且信任權威。因此學生希望聽課直接吸收,缺乏主動參與和踴躍發言的精神。輔仁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王慶中說:「台灣學生習慣不發言、不討論,讓老師相當頭痛。」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生張嘉敏以修習的「英文:文學與文化」課為例,她覺得學生的上課模式多處於被動狀態,學生不主動發言,外師也不多加要求,故多是外籍教師自問自答。清華大學經濟系學生游心妤也表示,外籍教師想互動卻無法帶動學生配合他,因此單純講課較多。
即使聘用外籍教師,學生本身是否投入課程也是學習環境的經營重點。梁福鎮建議,本地學生必須適應不同文化的差異,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和課堂表達上做一些調整。
上一篇:【校園國際化 與「師」界接軌專題一】校園國際化 與「師」界接軌
下一篇:【校園國際化 與「師」界接軌專題三】外師來台 交流多元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