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楷立(右)持結合色度感測器的二合一血液培養瓶,鄭名勳(左)則持傳統培養瓶。 圖╱高雄大學媒體公關室提供 |
【記者劉芸先綜合報導】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9日公布,教授蘇楷立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二合一血液培養瓶」,此突破性發明只需10c.c.的血液,就能偵測、辨認病菌種類,同時可培養血液菌種,大幅縮短血液檢測時間。
傳統的血液培養瓶用來培養菌種,待培養至一定的菌種量後,再進行檢測。「二合一血液培養瓶」能同時培養血液菌種與辨別病菌的種類,協助醫生精確投藥。「花同樣的時間,改良後的血液培養瓶不僅能培養還能辨識細菌種類。」參與此次研究的學生鄭名勳解釋。
團隊將培養瓶結合郵票大小的「色度感測器」,辨認細菌的種類。當培養的病菌開始排放揮發性有機物質時,有機物質將與色度感測器上的化學染料接觸起反應,不同病菌顏色會有程度上的變化。鄭名勳說:「每種細菌生長時,會釋放不同的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即使釋放出相同的化學物質,排放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
蘇楷立表示,此「二合一血液培養瓶」只需每30分鐘掃描色度感測器一次、收集並利用軟體,分析每個時間點的顏色變化程度,將色變圖與時間軸比對資料庫,即能知曉何種細菌,大幅降低成本,也縮短檢測時間。
此發明臨床上可辨認的細菌數已高達30幾種,理論上應可偵測與辨認所有病菌。蘇楷立補充說:「這將能幫助患有敗血症的病患及早發現病菌種類與接受治療。」
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舒竹青表示,該發明在臨床應用上可能會被侷限,因此研究是以標準菌株為樣本,而臨床菌株的變異程度即大,在無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可能難以檢測菌種。鄭名勳則表示,此裝置未來望能測試更多種類的細菌,收集數據與建立細菌資料庫,以便辨認更多種細菌。
傳統的血液培養瓶用來培養菌種,待培養至一定的菌種量後,再進行檢測。「二合一血液培養瓶」能同時培養血液菌種與辨別病菌的種類,協助醫生精確投藥。「花同樣的時間,改良後的血液培養瓶不僅能培養還能辨識細菌種類。」參與此次研究的學生鄭名勳解釋。
團隊將培養瓶結合郵票大小的「色度感測器」,辨認細菌的種類。當培養的病菌開始排放揮發性有機物質時,有機物質將與色度感測器上的化學染料接觸起反應,不同病菌顏色會有程度上的變化。鄭名勳說:「每種細菌生長時,會釋放不同的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即使釋放出相同的化學物質,排放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
蘇楷立表示,此「二合一血液培養瓶」只需每30分鐘掃描色度感測器一次、收集並利用軟體,分析每個時間點的顏色變化程度,將色變圖與時間軸比對資料庫,即能知曉何種細菌,大幅降低成本,也縮短檢測時間。
此發明臨床上可辨認的細菌數已高達30幾種,理論上應可偵測與辨認所有病菌。蘇楷立補充說:「這將能幫助患有敗血症的病患及早發現病菌種類與接受治療。」
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舒竹青表示,該發明在臨床應用上可能會被侷限,因此研究是以標準菌株為樣本,而臨床菌株的變異程度即大,在無實驗數據的情況下,可能難以檢測菌種。鄭名勳則表示,此裝置未來望能測試更多種類的細菌,收集數據與建立細菌資料庫,以便辨認更多種細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