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原民傳統漸消逝 青年踏上尋根路三】化解危機成轉機 善用科技新傳承

東華原民舞團結合影像與聲音,述說台灣泛紋面族群的故事。 圖╱莎優‧悟吉納提供

 語言為原青文化失根的首要問題,儘管尋根面臨許多困境,很多人仍把握機會學習。此外,相較於上個世代,原青不僅掌握科技能力,還擁有更多教育資源。他們善用長處,化危機為轉機,創造年輕世代獨有的文化保存方式。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團員、民族語言與傳播系學生Vuljangaw Giring(漢名高芙蓉)提到,她曾崇尚外國文化,後來因想認識自身文化而進入原民院。她開始學習母語及文化後,想法才從「想成為外國文化的人」轉變為「作為族群文化的代表,認識不同文化」。她說:「你要學世界語言,但仍不能忘了自己。」

 余奕德也指出,資訊能力是現代原青的利器,透過臉書可接觸與自己有相似經驗的人,搜尋網路資料時也會發現相關討論。他舉例,從去年夏天開始,他與三位平埔原青在粉絲專頁「沒有名字的人」上寫下生命故事,讓更多人看見不同族群的故事。

 而原民院舞團創立至今已邁入第十年,對原民樂舞有興趣的學生每年都至各部落田野調查,盼重現傳統祭典樂舞,例如鄒族戰祭、拉阿魯哇族聖貝祭等。此外,他們更結合原民議題編創獨特創新樂舞。

 團員、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學生Lregan Pakawyan(漢名洪婉瑄)舉例,他們曾結合現代科技,在舞者身上掛設代表火的LED燈,讓觀眾在燈暗時看到發光的傳統菱形圖騰。

 東華學生也創建「小米園」,將田野調查所得的小米種植知識帶回校園,推動傳統作物種植運動。成員、族群關係與文化所學生胡克緯說:「對於小米的情感,來自重新認識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成員從小米種植、除疏、生產、收穫與入倉,遵循完整祭儀,達成「部落有教室、教室有部落」的願景。此外,他們也透過宰豬學習分食禁忌與獵人倫理,此皆為文化的實踐。小米園強調他們不同於部落內的文化復振或街頭的抗爭,以新方法積極與土地對話,描摹傳統生活的樣貌。

 Lregan Pakawyan說:「只要血液還流動著的一天,我就是卑南族,我就是原住民,我就是要傳承。」儘管尋根路途顛簸,原青仍緊握手中優勢,利用社群網絡,或將部落傳統融入都市生活,翻轉過去被壓抑、不被理解的角色。原青持續凝聚族群意識,傳承文化與生命故事,留住「原」根。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