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原青創建「小米園」,將小米種植知識帶回校園,盼尋回部落記憶。 圖╱東華小米園提供 |
【專題記者/杜曜霖、盧俐妤、陳君宜、謝佳穎、陳詠俞、曾筠涵】傳統與現代、都市與原鄉等衝突,不斷衝擊著原住民青年。隨著族語、傳統祭典、神話傳說等部落文化漸漸消逝,新一代原青面臨失根危機。但他們並不氣餒,積極參與尋根行動,極力扭轉「黃昏民族」一說,保存與傳承部落生命故事。誠如作家鍾理和在《原鄉人》中所提到,「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當原青離開熟悉的故鄉,最快樂的事就是「他鄉遇故知」。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Ungili Pakaruku(漢名陳育如)是Salayban撒來伴原住民社社長,剛升大學時,她常到處打聽哪些學生也是原民。
Ungili Pakaruku說:「當時我問一位看起來有原民血統的女同學,你是什麼族?部落在哪裡?」那位女生很猶豫的回答,她只知道奶奶是阿美族,不清楚自己來自什麼部落。出身部落的陳育如非常震撼,原來許多原青並不像自己一樣熟悉原生文化,很多人空有身分,但實際的想法、觀念,甚至文化認同已與漢文化無異。
有些原青的父母輩就搬離部落,到都市尋求發展機會;有人雖在部落成長,卻因求學而離鄉背井。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官大偉表示,過去原民到新環境必須克服適應和歧視問題;而現代原民因從小在都市長大,不再需要重新適應環境,同時,隨著時代變遷,對原民的歧視也漸漸消失。但同樣的是,兩者都被剝奪了第三代人權──集體權。
「人權除了代表擁有基本的溫飽、公民權,更重要的是,人是否因所屬的社群而感到驕傲?」官大偉說,早期原青雖熟悉家鄉事物和傳統文化,但所屬群體是被歧視的;現在的原青則空有原民名字,卻不會說母語、不知道原生部落長什麼樣子,兩者都喪失原民的集體歸屬感。
此外,政大民族系教授黃季平則認為母語流失也造成原青失根,「語言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與文化息息相關,原青尋根須從語言開始推展。」她提到,多數的原民生為了取得升學考試的加分資格,都會參加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然而多數人都是考取最簡單的等級,離活用母語仍有一定距離。
黃季平指出,現在的原青大多已離開部落生活,即使通過認證,也無持續練習的環境。但文化蘊含民族的生活模式,而語言是記錄這些文化的工具,語言流失儼然成為原青失根的威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