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末,三位主角搭上汪洋中的小船,同心協力擺渡,象徵持續對事件保持質疑與判斷。圖/詹雅晴提供 |
【記者陳盈如新北報導】「創造經濟奇蹟的企業大財團/請你珍惜美麗formosa。」場地重複播放「農村武裝青年」演唱的〈海岸悲歌〉,演員在寫有「還我居住權」、「官逼民反」的紙條前遊走對話。近十位大學生參與「新北市國際藝術村駐村演出計畫」,於17日首演《強奴之末》。
故事取材自民國81年開始的淡海新市鎮開發案,淡海新市鎮原為政府欲解決高房貸而興建的住宅區,卻因區段徵收數倍土地,使人民獲得不成比例的補償而備受爭議。製作人兼演員的詹雅晴說:「台灣到處都有土地爭議。」戲中將「淡海」新市鎮置換為「鹹海」新市鎮,期盼觀眾不只聚焦特定地區。
劇情描述A、B、C三人在鹹海新市鎮抗議現場結識,進而共同組織反徵收團隊。他們察覺開發案裡隱藏炒地皮、貧富差距、貨幣周轉、教育和代議制度的問題。然而在抗爭中,三人因各持立場,對議題關心程度各異而引發爭論,一度想放棄抗爭。但在劇末,三人搭上汪洋裡的一條船,雖然不知道方向,但仍持續擺渡,藉此象徵對事件保持質疑與判斷。
團隊也精心設計《強奴之末》的視覺意象。提及貧富階級議題時,上位者拿著桿子吊掛散發香味的麵包,平民則匍匐抓取麵包碎屑狼吞虎嚥;為表達銀行借貸的方式,劇組藉由丟擲一顆包覆千元大鈔的球體,暗喻金錢流通;在公聽會的橋段,演員更發送自製傳單,與觀眾互動。
劇本部分內容來自田野調查實錄,詹雅晴說:「官員要阿公阿嬤簽到,事後卻拿單子說那代表同意徵收。」團隊整理被徵收戶的心聲,將其融入劇本,參與以「淡水意象」為題的新北市國際藝術村駐村演出計畫,點出原本為體現居住正義而開發的新市鎮,早已在財團利益糾葛下扭曲變質的事實。
導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系學生葉哲維說:「拋下奴性,否則我們終將走向末路。」他期盼以《強奴之末》的宗旨來點醒觀眾,即使與大企業對峙時缺乏資源,仍須主動了解,並思考議題本質。
演員、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蘇以亭飾演喜歡湊熱鬧,在抗爭現場打卡拍照的角色C。她表示,自己本來不懂徵收議題,但在劇組討論間,對社會多了一層認識。
淡江教育科技系學生劉育名飾演喜愛觀察現象並保持中立的角色B,她認為此角色喜愛思考的個性,與自己相似。就像她當初參與三一八學運,擔任的是客觀整理資料的人,而非一味盲從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