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氣息〉的鏡頭外像鋪著一個濾鏡,將夜晚窗外的光影朦朧呈現,營造出內在深思的氛圍。圖/林凱琳攝 |
【記者林凱琳台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15日起於廣場電視牆播放「超越實驗」動畫展影片,並於19日舉辦論壇,藝術家輪流分享各自專精的現代藝術、電影與實驗動畫等領域,探討實驗動畫的新定義。
策展人、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學生張徐展認為,實驗動畫不應該被歸類為特定的影像類型,而該將「實驗」當作動詞,表達藝術家在拍攝手法及內容上的突破。他更表示,實驗動畫片長較短,內容多以非線性手法敘事,所以和好萊塢(Hollywood)商業電影相較,容易被大眾視為非主流影片,甚至將實驗動畫視為「破碎視覺」的代名詞。
創作者、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所學生林青萱,其作品《氣息》以實驗性手法,顛覆「霧」在生活經驗中易逝的物理性質。街道向晚,零星的燈光投射在起霧的車窗上,作者逐格拍攝手繪在霧氣上的圖案,以每秒24格播放,將原本僅能維持數秒的霧拉長至五分鐘,觀眾因視覺暫留而將圖案看成動畫。
林青萱表示,實驗動畫就像猜謎,因為影片並非以故事呈現內容,而是傳達抽象的概念,希望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連結自己的生命經驗,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67工作室與好朋友們」創作《圈地遊戲》,內容以台灣土地徵收的議題為出發,以大富翁影射政府土地政策不周等問題。全片以預告片形式呈現,將動畫分割成許多幕,並大量運用蒙太奇手法。創作者、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學生簡士閎說:「實驗藝術就是著重概念傳達。」
策展人、北藝大新媒所學生王右安表示,實驗動畫的本質包含當代藝術、電影、實驗動畫,是三者交疊的混種體,所以在定義上應該更多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