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副校長林東泰曾投書媒體,他認為操行成績流於形式,而無實質意義,應破除此迷思。他也強調品格教育應落實於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與日常生活,信任大學生自律自主的能力。
台師大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技術專員胡世澤解釋,導師雖有評量學生操行成績的權力,但因為與學生見面時間少,往往難以客觀評分;學生因為獲獎項肯定而得到較高的操行成績,也難以反映個人品行。
台師大國文系學生林偉強支持校方說法,他認為道德不能以分數衡量,也不該有及格與否的比較。他表示,如同台師大於民國100年廢除雙二一退學制度,身為師範大學,在教育體制的轉變能有更先進的思維。
台灣大學學生會長李心文也認為品德難以量化,無論由誰評分都可能有爭議。她舉例,台大大學部去年無人操行不及格,平均成績更高於87分,可見鑑別程度不足。
「操行成績已廢除,但它本來就是沒意義的分數。」台師大人文學社社長林俞君說,即使沒有操行成績,校內仍有許多對學生的制約,如師生與學校權力不對等、參與公共事務空間受限等。
針對廢除操行,臺灣科技大學表示樂觀其成,但因獎學金或退學等制度仍需參考操行成績,因此目前無法廢除。政治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與中山大學也維持現有操行成績評分。
胡世澤表示,學生若需申請獎學金,校方提供轉換機制,可依獎懲記錄換算成績。操行不及格必須退學等相關規定,將被重新檢討或刪除。李心文則認為,現今高中獎學金大多不參考操行成績,不應以獎學金為由保留。
政大學生操行成績分佈,以101學年度第二學期為例,只有三名學生因受懲處,操行成績低於基本的80分,比例不及全校學生的0.01%。
政大教育學院院長湯志民說,廢除操行成績只是改變評量方式,品德教育應該透過生活實踐,讓學生體驗與反思,藉此提昇自我道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