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PTSD展越常規 重建自我價值

「懸吊的都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物,所以這是我的水晶燈。」 圖╱郭于珂攝

 【記者郭于珂台北報導】「以常規來說,創傷後才會生病,但其實我們在創傷前創傷後都是生病的,沒有不一樣。」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學生陳韋翰、江婉甄、謝忠霖、黃建達7日於松山文創園區「開放藝文空間」展出「PTSD創傷前症候群」畢業展覽,希望消磨社會界定的「正常」規範。

 陳韋翰創作《come in》,裁剪自己和家人的舊衣物,重新編織,並吊在以樹枝為材料的衣櫃中。他說,一般人會用照片或文字記錄,但他選擇用衣物當日記,「作品代表我自己。」他表示,大多數人認為同志「出櫃」是從「正常」變「不正常」,但如果沒有「正常」的框架,人又何必「出櫃」?他希望營造沒有邊界的活衣櫃,鼓勵人坦然面對自己。 

 陳韋翰特別在作品前方懸掛一個木製框架《自畫像》,若透過木框觀看衣櫃,只能看到部分。陳韋翰說,一般觀者以為透過觀看自畫像便能了解作者,但其實只認識了表面,他希望觀者能跳脫框架,從更全面的角度認識他。

 江婉甄創作《我的水晶燈》,在水晶燈下懸掛蠟炬、眼鏡、保險套和黏土等物件,旁邊還懸吊數張日記,記錄創作者最重要的東西。她採用批判式角度,以同樣閃亮的便宜LED代替昂貴的水晶燈,諷刺人盲目追尋「奢華」的態度。江婉甄認為,人不應受「社會價值」影響,應注重「自身價值」,選擇對自己重要的東西。

 學生謝忠霖的作品《自由部分》利用不倒翁的原理,放低公共座椅的重心,達到「坐時穩,不坐時晃」的效果。謝忠霖表示:「家具長期以來被人類要求穩固,但在沒被使用的情況下,是否家具也有自由的權力?我想解放家具。」黃建達則蒐集許多毛巾,將纖維拆解並重組成紡織品,表達「拆解所有東西後,其實生命是共同體。」
 此次畢展讓觀者省思何謂「正常」,展場牆上引用電影《雲圖》的名句:「所有的界線都是一種常規,等待被超越。」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