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記者/林殷敏 林姳儀 倪千懿】台灣的大學校園綠地多,是生物重要的棲地。但大學在追求硬體設備提升、增進教學品質的同時,往往忽視環境的保護。近年來,學校在校園内設立生態保護區,學生也透過活動,推廣生態保育概念,為動物權發聲。
校方提供校園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外,學生也成立社團關心生態保育,相較流浪貓狗議題,其他動物常被忽略。中興自然生態保育社社長賴羽萱說:「若保護動物只強調可愛,而不是宣導整體生態系的重要性,易形成保育措施或資源分配不均,長期來說,生態保育的觀念也會不足。」
中興自然生態保育社平日在晨間進行校園植辨活動,假日亦有生態導覽。中興園藝系學生劉昂昕表示,導覽時會以中興湖四周的動植物為主要講解內容,特別介紹不常見的動植物,過程中也結合遊戲與有獎徵答,以有趣的方式加強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知識。
此外,每年也會固定舉辦為期一周的展覽,主題曾以校地開發影響生態環境的故事為軸,藉此讓師生省思追求校園建設的同時,也正在破壞環境。然而,賴羽萱說:「參展人數其實不如預期,並沒有達到原先設定破千人的目標。」
除了校內提倡外,學生也走出校園為動物發聲,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社員潘寬分享3月參與反對使用化妝品動物實驗的活動,他透過行動劇讓民眾了解兔子於實驗中,遭人類將其頭先固定住,再將化妝品滴在兔子皮膚上的宰割情況。他表示,商人為了節省成本,不停重複利用兔子做實驗,「用到不能再用才可罷休,相當殘忍。」
潘寬參加完活動後表示,相較於關心流浪貓狗問題,如果學生在能力所及內,應為動物權發聲。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曾將保育動物納入課程中,他表示,希望藉此能提高學生對於生物生命權的意識,進一步思考人與環境相處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