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與眾漫談藝術 沙龍變身世界會議

陳弘儒動畫作品《夕日下的BOSS》,描述兩位主角「夕日」與「朝日」的熱血故事。圖/和平製品提供

 【記者廖庭儀台北報導】昏暗燈光下,觀眾啜飲特調酒,細耳聆聽藝術家、主持人及來賓對談。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學生組成「沙龍派對」(Salón Party)與和平製品聯手,12日於穆勒咖啡館舉辦世界和平會議座談。藝術家化身虛擬國家代表,從自身創作聊及生活思想,與觀眾交盪藝術對話。

 「他們總是團結的、像是一個小小的幫派,拿著槍枝在暗夜中奔跑。」JL國代表、實踐媒傳系學生江賴映辰,其漫畫作品〈蜉參菟萬〉敘述四位頭頂弔詭髮型、手持濕漉心臟的醫生,持槍射殺病人後,移植新的心臟使其重生,並對他說:「歡迎來到真實的世界。」

 「(畫中的醫生)要為活得像機器人的人動手術。」江賴映辰觀察許多人因社會目光不敢活出自我。她詮釋,醫生雖然殘酷,卻直接將體內的噪音拿走,「讓每個被束縛的心靈解放。」席間觀眾提問:「為何每個畫作皆以人為主?」她回答:「我喜歡場景裡一定要存在有機生物。」她喜愛創造有故事的人,也愛為他們設計獨特外型,「他們真實存在我腦海中,我和他們感受是連在一起的。」

 「即使身處黑暗,他們偶爾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有時卻如太陽在黑暗中閃閃發光。」TH國代表、藝術家黃婷鈺以系列描繪「性」的畫作,分享創作心路歷程。她表示,敏感與容易不安的個性,使她不斷疊壓粉彩、壓克力或鉛筆等多重媒材,「有時候選擇性的覆蓋是想刻意隱瞞事情。」

 「作品生成的終點,也象徵著部分的自我釋放。」黃婷鈺說,繪畫中的她常因情緒陷落而無法抽離,創作的多樣可能也如黑洞般吸引她,歷經多層次修飾與重疊顏料過程,內心不安全感也獲得釋放。許多單獨找她談話的觀眾,都提及自己曾被他人眼光侷限的相似經驗,她說:「我告訴他們要相信自己的創作,也再次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沙龍中四位藝術家分別代表風格迥異的ED、JL、TH與PZ國,由主辦人、和平製品負責人蔡賢臻依據作品給他的感受,撰寫各國人物風情。黃婷鈺表示事前並不知情,「意外發現他寫的80%切中我對創作的基本需求和態度。」江賴映辰則說:「每個人對別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我認為每一種都是真實的。」

 「我很喜歡台上跟台下沒有距離的感覺。」江賴映辰認為,比起面對觀眾的生硬模式,沙龍更像一群創作者交流,與他人對談作品讓她獲得更多感官刺激與啟發。黃婷鈺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沙龍,帶給我很多如何講述自己、與他人銜接自己狀態的美好經驗。」

 「作品和人是密切緊貼的。」相較展覽,蔡賢臻認為現場對談讓大家更了解藝術家。他提及,創作不應只沉浸自我情緒,「作品是可以push出去的,讓更多人產生共鳴。」觀眾吳俐瑩表示,展間氛圍輕鬆,「許多原本不認識的人在那個空間下都能自然交談。」

http://ppt.cc/IJR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