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記者/蘇筠媗 曹詠涵 陳昱文】2008年,教育部將陸生來台交換的期限延長為一年,也助長了交換的風氣,大學校園內常常可以看見陸生的身影。目前來台交換的陸生人數超過三萬人,成為在台境外生的最大宗,也增加許多台陸交流的機會。
政治大學台陸學生交流會活動部長劉桓睿認為兩岸的交流已是趨勢,因此期望能更了解陸生。他說:「現在的陸生思想活潑,也很想認識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只接受政府給他們看到的資訊。」最令他驚訝的是,有些陸生已經接受台灣是國家的觀念,「並不是所有人(陸生)都覺得台灣和中國應該統一,光這點台生就對他們誤解很大」。
在經濟貿易方面,台生與陸生也有不同的見解。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的林怡廷曾在沙龍聽到雙方討論經濟問題,台生希望台灣經濟自主,不再那麼仰賴中國貿易,在國際貿易體制下必須力拚主流經濟,否則會被世界淘汰。陸生則認為脫離中國經濟其實不太可能,「他們覺得台灣何不把重心發展軟實力與文創面?畢竟那是大陸遠遠不及的部分」。林怡廷表示,雖然台生和陸生最後沒有達成共識,但是雙方平和的講出自己想法,聽取多元聲音,是很難得的體驗。
劉桓睿和林怡廷皆贊同國立大學招收大陸學士生。劉桓睿說:「台灣學生不比陸生沒想法,但相較之下陸生表現活躍,希望開放之後能讓台生更有競爭感。」
政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大陸事務組組長鄭家寧提出,兩岸使用相同語言,對彼此卻相當陌生,開放陸生來台就讀是互相了解的機會,「大學是一個可以激盪火花,而且情感認同更強烈的地方,讓彼此建立關聯,是增加溝通的好時機。」
在經濟貿易方面,台生與陸生也有不同的見解。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的林怡廷曾在沙龍聽到雙方討論經濟問題,台生希望台灣經濟自主,不再那麼仰賴中國貿易,在國際貿易體制下必須力拚主流經濟,否則會被世界淘汰。陸生則認為脫離中國經濟其實不太可能,「他們覺得台灣何不把重心發展軟實力與文創面?畢竟那是大陸遠遠不及的部分」。林怡廷表示,雖然台生和陸生最後沒有達成共識,但是雙方平和的講出自己想法,聽取多元聲音,是很難得的體驗。
劉桓睿和林怡廷皆贊同國立大學招收大陸學士生。劉桓睿說:「台灣學生不比陸生沒想法,但相較之下陸生表現活躍,希望開放之後能讓台生更有競爭感。」
政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大陸事務組組長鄭家寧提出,兩岸使用相同語言,對彼此卻相當陌生,開放陸生來台就讀是互相了解的機會,「大學是一個可以激盪火花,而且情感認同更強烈的地方,讓彼此建立關聯,是增加溝通的好時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