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古厝化身藝文空間 藝術家進駐阿嬤驛站

「社區文化雲端服務創新提案」徵選活動,於華山文創園區頒獎。圖為首獎「游阿嬤驛站」一角。圖/黃萱儀提供
 
 【記者鄭雅軒台北報導】文化部主辦第一屆「社區文化雲端服務創新提案」徵選活動,11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頒獎。在70幾件提案中,中國文化大學音樂所學生黃萱儀以「游阿嬤驛站」拿下首獎。

 游阿嬤驛站的提案,將位於宜蘭礁溪三民社區的游家庄古厝,改建為社區藝術空間,邀請藝術家、表演者、工作坊進駐,與當地文史工作者和關懷社區的人士合作。黃萱儀也融合所學,將歌仔戲、民謠、民歌等以樂團表演方式改編演出。

 黃萱儀表示,在以阿嬤為主題,創作烏克麗麗樂曲〈礁溪阿嬤〉後,受大愛電視台邀請,在當地的紀錄片中演唱,背景剛好就在自家的家族古厝。在拍攝過程中,她發現半荒廢的古厝,只有逢年過節才有人使用,因此想把它轉型為在地藝術交流的場所,阿嬤也很支持。

 而屏東教育大學團隊的「故事販賣機」得到佳作。故事販賣機讓民眾上傳故事到雲端平台,換取虛擬貨幣「C幣值」,它可以兌換成各類藝文展演的票券。故事要完整包含人、事、時、地、物,三個月為一季,安排不同主題,故事若符合當季主題,則會獲得較多的C幣值。

 這樣的構想源於團隊每個人不同的經驗,屏教大文化創意產業系學生王藝蓉,她因為參加原住民文化傳承社,發現小孩沒有太多機會接觸藝文表演,於是想藉此拉近都市與部落的距離。

 在屏東長大的屏教大文創系學生林儷芳指出,屏東縣政府能投資藝文活動的經費較少,和高雄差了一大截,喜歡看表演的她常要搭火車才能到高雄的大東藝文中心。在她高中時,屏東藝術館落成,她發現即使是低價的票,還是有人願意去藝術館觀賞,所以設計C幣值,創造更多人觀賞藝文表演的機會。

 主辦單位表示,之後會將入選的創新計畫,作為文化部文化雲端的整體運用,透過科技讓社區文化服務推廣出去。偏遠村落的居民也能因此有更多藝文參與機會,將社區珍貴的故事保存流傳,豐富在地的生活內涵。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