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德在展場角落放置書桌,上面擺放許多小女孩照片,牆上則貼滿信件及三張獎狀。 圖╱何嘉綺提供 |
【記者林琪諭台北報導】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吳達坤本學期帶領學生每周至寶藏巖上課,學生了解當地歷史背景、環境,並親身體驗寶藏巖文化後,汲取靈感創作,5月27日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舉辦18人聯展《七十一號》。
吳達坤解釋,寶藏巖建立於清代,當時眾多老兵到台灣建屋,形成違建聚落。九O年代末期,台北市政府進行都市計畫,當地居民面臨拆遷命運,許多藝文工作者站出來抗爭,希望能保留寶藏巖,經過十年努力,形成藝術共生的聚落。他說,帶學生來寶藏巖,是希望學生理解這段歷史,並透過親身接觸寶藏巖,體驗當地人文,擷取新靈感。
美術系學生何怡德創作裝置藝術作品〈往復〉,她在展場角落放置桌椅,書桌上擺放許多小女孩的照片及九O年代末期的杯子、舊書等物。何怡德自創劉永福、劉長憶兩位角色,將他們設定為一對居住在寶藏巖的父女,長憶在大學時離開寶藏巖,在外地讀書,開始與父親通信。何怡德以父女一來一往的信帶出寶藏巖的歷史,並將信件貼在牆上、擺放於書桌,供觀眾閱讀。
信中寫道:「長憶:村裡跟政府派來的代表,開了好幾次會都沒有結果,大家都提不起勁來。有些年輕的學生跑來說要一起保護寶藏巖的,但也不清楚來歷,有幾個說是學藝術的……。」何怡德說,許多藝術家選擇呈現居民迫遷時,勇敢捍衛權益的情景,但她認為,抗爭時期其實很多家庭只想安穩度日。因此,她希望藉由作品表達不同的聲音。她也提到,父親會叫永福,是因為原先寶藏巖要改建為公園,公園名稱即為永福,而女兒名為長憶,則是帶有回憶的意涵。
在裝置藝術作品〈工都是一樣的〉中,美術系學生羅婉云將大大小小的葉子放進兩個木盒櫃子中,櫃子仿造寶藏巖房屋形狀製成,她在每層放入一片在寶藏巖撿的葉子,觀眾能以一枚銅板將葉子換回家。
羅婉云說,她剛到寶藏巖時,曾到當地居民開的柑仔店光顧,看到許多手製、大小不一的扇子,老闆娘告訴她,所有扇子價錢都一樣,「因為工都是一樣的呀!」讓她十分震撼。羅婉云解釋,當地居民重質不重量,只要作法一樣,價格就一樣,「在城市當中,我們會認為一分錢一分貨,但對這邊的居民來說,所有東西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她認為這種精神十分可貴,因此仿造此種思考模式,在作品中傳達「無論大小,價格都相同」的理念。
美術系學生陳亮君提到,當地的藝術家對寶藏巖的歷史回應太少,她認為,這門課帶領他們理解並創作與歷史相關的作品,具有特別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