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霈芯綜合報導】香港「六四天安門事件」26週年紀念活動,照往年傳統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發起。但今年由於經歷雨傘運動後,香港本土思潮興起,年輕世代與支聯會對於追求香港民主的理念產生分歧,不僅代表學生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首度缺席,香港大學學生會亦決定於另地舉辦燭光追晚會。
每年學聯成員於晚會的演說,代表香港大學生支持中國民主化的立場,而今年為學聯26年來首度缺席「六四天安門事件」紀念活動。學聯副秘書長王瀚樑解釋,因有個別院校不同意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綱領,認為「建設民主中國」並非香港人的責任,學聯在共識決下,決定不出席任何支聯會活動。香港歷經雨傘運動後,與中國切割的香港本土論述,逐漸在新一世代興起。
港大學生會亦因不認同支聯會宣揚的「建設民主中國」綱領,將不按以往傳統,另於校內自行舉辦六四燭光晚會。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解釋,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綱領引申出「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的意涵,但港大學生會不認同「香港民主的前提是基於中國的民主」,因此決定另行舉辦晚會。港大晚會不同於支聯會追悼儀式,除悼念六四受難者,還舉辦論壇讓民眾公開討論,港大晚會提供另一個選擇,其中增加討論和反思的環節,給與會者更大的思考空間。
香港年輕人在雨傘運動後,開始審視自身與中國的關係。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成名透過《阿波羅新聞網》表示,香港回歸以來,中國政府不斷打壓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使部份年輕人不認同「中國人」的身份。「是要抗拒中國,還是要參與建設民主中國,一直是這一代年輕人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