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網路募資正夯 群眾助青年圓夢二】募資困難重 行銷成關鍵

 群眾募資平台上的提案,有一半能成功幫助學生完成創業、畢業製作、產品製作等計畫,然而據知名群募平台「敲門磚(Kickstarter)」與FlyingV103年的統計,平台上的提案失敗率高達四到五成,學生從提案、經營專頁到回饋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許多問題。

 FlyingV企畫經理王雲鋇指出,學生團隊提案以「畢業製作」、「志工旅行」兩者最多,這兩個類型都很難提供「有吸引力的回饋品」。以製造居家自組生態循環裝置為畢業製作的「香草與魚」團隊,原先考慮製作放置在廚房的大型裝置,作品富美感卻無量產販售的實質意義,所以無法獲得廠商青睞。提案發起人林秉維回想,設計系學生較在意美觀,有時候不會考慮到實用性,「商品化過程是最大的困難。」

 募資期間,出資者主要是透過專頁了解計畫發起人的進度或資訊,若是資訊量與曝光率不足、發起人辭不達意,出資者在第一次瀏覽提案人所提供的資訊時就沒有良好的第一印象,也無法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藉記錄小農生活認識台灣的「寶島漫遊」團員朱曉萱提到,因為平台顧問強調提案人要有影片、圖片或圖表等,也要把名稱定得夠具體,才會吸引人,所以在使用募資平台時,最困難的就是「將計畫上線」。

 學生在資金籌措方面,台灣首家群募顧問公司「貝殼放大」顧問林大涵指出,因為學生缺乏人脈,也難拉下臉向老師或長輩尋求資金援助,少了一般提案人近30%經費。致力將流浪狗議題與桌遊結合的「終犬」團隊就表示,募資過程中因為沒有多餘的經費做廣告宣傳,也沒有在募資平台以外的管道宣傳,所以募資金額一度停滯。

 「學生常因為要兼顧學業,導致專頁經營不善。」王雲鋇補充,許多提案團隊最初都是一頭熱,但最後無法按預定計畫回饋出資者。以推廣天然健康的農產品、幫助小農為目的的「菓林」遊戲團隊成員留鈺淳分享自己的經驗,她表示:「一開始來參與計畫的人很多,但會持續做下去的很少。」常因碰上期末考、寒假而進度落後,工作坊也一度停擺。原本有20個人的程式組,最後只剩下三人,企畫無法實現的學員們也感到挫折、負擔重。


 另外,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蔣大中提醒,學生在提案過程中,如果因為課業繁忙中止計畫,而交不出提案時承諾之回饋品,或為了讓出資者更有保障而私定書面契約,促使出資人增資,都可能面臨法律問題,學生必須加倍小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一起來討論吧!